连云港建港实业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42
摘要:目前,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我国城市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城市中,这就要求将对应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需要满足持续增长的住房需求,这使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建筑企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根据对建筑市场的调研可以发现,进行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进行工程管理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加之作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较大威胁,这不利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本文对当前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对质量产生以及对管理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再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将管理手段、模式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优化策略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主要是保证施工的质量,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在进行具体的建设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勘查,确保勘查所得的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具体勘察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与标准进行,加强数据的审核,再依据勘察数据信息,进行编制勘察报告,使对应的设计人员可以参考该编制报告,使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提高。除此之外,对应的施工技术人员,也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对质量产生的影响因素做全面考量,包括建筑规划的面积,施工高度,建材选择等。根据对应的设计图纸,将工程图绘制出来,再由专业工程师进行审核,若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最后,将施工方案确定,再进行施工,且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人员进行全面的控制,在完成施工之后,必须进行质量的验收,才能使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
2、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2.1作业人员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作业人员是参与主体。因此,在其具体施工时,会由于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以及操作疏忽,导致建筑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加之没有进行技术培训,对建筑工程当中的某些关键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要求,没有完全掌握,部分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仅仅局限在基础运用上,对结构相对特殊的建筑来说,难以进行有效的施工处理。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质量管理意识相对淡薄,管理手段缺乏创新,因此,难以做到施工全过程的管理,难以保障整体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以及施工质量。
2.2设备影响
在具体施工时,由于设备问题也会引发建筑质量问题。首先,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调配以及规划没有明确的意识,而设备的调配对施工进度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安置设备时,设备占据了规划区域,对施工进度与质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对应的采购部门,在对设备租赁、采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在采购环节,没有对供应商的资质、来源作严格审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也没有做详细调查。因此,其采购回来的设备,可能无法满足建设需要,不符合建筑建设质量。对应的设备管理部门也没有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因此,在设备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很可能由于质量的不合格,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加之,检修养护工作的不到位,而导致设备的使用期限受到影响,不仅仅会对设备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增加施工成本。
2.3材料影响
在具体施工中,建材是其构成主体,大概包含了钢筋建材、水泥、混凝土材料等。首先,材料的质量会对整体建筑的功能、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部分的建设企业极度压缩材料成本,对供应商所供应的材料质量也没有做相应的检查,在进场之前,也没有对建材做再次的质量检测,从而导致不合格的劣质建材出现在施工中,埋下较大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在进行管理时,由于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而导致各类建材出现随意堆放,而建材也有易燃易爆材料,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很有可能因未做好分类管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埋下安全隐患。
3、管理问题
在其具体的管理时,由于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在其具体管理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比如,对应的监督制度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明确,以及质量监察措施的不到位,质量检测的不到位等,都会导致管理出现问题。加之政府部门没有将管理条例进行完善,对管理效果产生影响。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都需要利用公开招投标,选择施工企业。然而,在这个环节当中,不能规避不法行为的出现,这对建筑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出现恶性竞争,对市场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4、完善策略
4.1加强政府监督
建筑工程质量是政府以及企业,都不容忽视的重点问题。因此,政府需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可以将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以及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对施工企业的物料置办、工程规划、质量审核以及工程实施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做严格的质量监管,特别是对施工企业的资质审核,务必要强化审核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招投标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坚决剔除违法乱纪施工企业的参与。对招投标中,出现的不法行为必须要给予严惩,从而在源头上规避不符合建设资质的企业出现。
4.2完善管理体制
将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既包括国家权威发布的相关管理条款,也包括当前建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施工现状,所制定的相应管理细则。构建该管理体制时,对应的施工企业,必须要依据国家相应的管理部门出台的技术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的人员、材料、设备等都要严格要求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对应的管理责任制度、监督制度以及质量检验制度等,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将施工现场的规划人员、审核人员、勘测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做相应的明确的划分,将岗位的职责做详细的规定,将工作责任感、积极性进行提高,落实好责任的追究制度。同时还可以设立评估制度,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表现、管理质量,做有效评估,再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工作热情。
4.2强化现场质量管理
要将管理制度进行贯彻落实,才能将其管理的价值,进行有效发挥,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要将对应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全面落实,首先,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的建材设备做严格把控从选购环节到材料的使用环节,这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的管理,确保设备以及建材的性能符合当前的建设需要,与此同时,还需要组建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或者部门,对施工当中,技术,做技术指导将施工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同时还要设立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来回巡视,对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排查,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或者偷工减料行为的出现。
4.3提高作业人员专业水平
作业人员的整体施工水平,与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将整体建筑的质量与施工进度进行提高,必须要将作业人员的施工水平以及综合技能进行提升。在建设之初,必须要进行人员的培训,使其作业人员对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操作流程,做全面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资质考核,对技术水平进行检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技术培训时,还需增加实践的环节,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鼓励施工人员之间进行技术的沟通与交流,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并学以致用。
5、结语
现阶段,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都迫使建筑行业要进行相应的革新,才能满足当前的建筑建设需要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将质量管理、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加强,将企业的施工水平、管理能力再次提升,使企业竞争力提高,将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传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152-153.
[2]梁照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9(09):152+154.
[3]吴耀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