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寇仙童
[导读] 摘要:在构建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需在充分理解特色小镇概念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以引导与应用条件,为小镇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1
        摘要:在构建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需在充分理解特色小镇概念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以引导与应用条件,为小镇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本文就目前特色小镇规划中传统文化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传统文化在小镇规划设计方面的有效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1、特色小镇及建设意义概述
        在新型城镇建设的新发展形势下,特色小镇对生活、生产、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融合,使旅游、产业、文化实现三位一体特色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全新城乡关系及人居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重点打造。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特色产业进行扶持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使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得以传承和弘扬,在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中,充分融合人文风俗、乡土文明,使小镇内在活力得以有效增强和持续保持。特色小镇的特点首先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下,需要对当地传统文化特点予以重点凸现。需要与传统地域文化相结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继承,进一步提供和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时,使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能够充分发挥,同时还应避免出现同质化严重的小镇文化,需要对当地的历史资源等进行充分挖掘,使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作用,使小镇发展更具科学性。从思想上重视文化功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设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的主要内容
        坚持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建设传统文化特色小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特色小镇的品质;2)积极履行我国制定的相关政策,加强小镇的文化特色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文化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同步进行;3)随着我国乡镇的发展,一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开始返乡促使产业转移,使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要不断创新产业转移机制,优化产业环境,促进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他产业中,创建富有灵魂的特色小镇。
        3、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运用存在问题分析
        3.1、缺乏重视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不仅传统文化运用流于表面,导致实际文化特色与小镇规划设计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由于对传统文化应用缺乏重视,设计人员在设计规划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无法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
        3.2、流于表面
        目前不少传统小镇的规划设计中,都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运用流于表面的情况,由于小镇规划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缺乏深度融合,在设计规划中,对小镇的传统文化传承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导致设计与小镇实际情况相脱离。现阶段负责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部门,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对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内核掌握力度不足。
        3.3、具有盲目性
        目前依托历史文化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成为了小镇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也导致此类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不少特色小镇过度追求仿古,对相关地区的街区、房屋、阁楼、建筑等全面采用仿古设计,并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大量不符合设计的建筑设施进行拆除,将导致大量的资金浪费,对当地居民而言,造成极大的生活和工作不便,同时对整个街区和建筑进行仿古时,需要采用与古代建筑相似石料、木料及颜料等,导致造价成本增加。

另外随着周边城镇的发展,其他地区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会与小镇街区无法融合,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小镇规划设计时,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考虑,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并与相关的产业相匹配,从而通过历史文化的运用,使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够为当地发展带来更大的利润,使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4、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措施
        4.1、挖掘文化资源
        一要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加强特色小镇区域内文物资源的调查、挖掘和保护工作,通过挖掘区域内历代名人人文资源,加强对区域内文物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村落等资源的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多渠道筹资建设特色博物馆、艺术馆,探索建立主题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区,彰显文化特色,优化人文环境。二要发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旅游资源,依托茂腔、胶州秧歌、藏马大鼓、钩编文化等民俗民间文化,让游客充分体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三要加大对黄岛剪纸、胶南年画、泊里红席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头人的鼓励扶持政策,培养接班人,使其得以传承、发展、壮大。
        4.2、注重文化传承
        在对小镇的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起来。首先就是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必须要获得充分保护。我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各个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都会有不同,而这些特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各有区别,比如建筑或是服装、首饰等,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景观的时候,要通过更加合理的方式,将文化元素以及设计景观可以相互结合在一起,使当地较为特殊的一些文化能够充分的受到展示。其次,在建设景观的过程当中,要能够按照当地居民的实际要求来完成建设任务,城市当中的高楼大厦也是很多的,而这种情况充分体现在小镇当中,使原本小镇里面的很多古代的建筑物,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甚至会让小镇的文化传承受到恶劣的影响。对类似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发一些相对较为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并且制定文创产品,让这样的文化活动更能够被充分地宣扬开来,让小镇的文化认同感可以获得一定的提高。
        4.3、做好特色文化的定位和解读
        在进行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对特色内定进行多样性的理解和定位,突破传统的标准内容的限制。在对特色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以此为核心对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指导,通过传统文化创意的形世,促进小镇的发展建设。通过对小镇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品牌设计以及规模化营销的方式,使其独立IP得以形成,从而进一步拓展投资渠道,有效促进小镇的发展件。同时在特色小镇发展中,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对内在的精神空间进行创建,有效保障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于绿色环保问题更加重视,更向往自然田园式的生活空间。因此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融入环保、生态等理念,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绿化环境的优势。通过生态理念的引入,使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从而能够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倡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并充分利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对小镇进行规划和建设。另外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时,需要就需要对防风设施配套基础工作、病虫害治理、野生动物等进行充分考虑,做好相应的防范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当地植不被破坏。同时在原有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发生变化,对原有景观风貌、生态环境进行重构时,需要结合未来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对小镇的景观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并对社会形态、自然地理等基本特征进行评估,确保生态平衡得以实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使传统历史文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同时对当地及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应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加强重视,同时应结合地域性传统文化特征,避免运用的盲目性,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现代化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使特色小镇的影响力提升,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同时有效带动周边及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使特色小镇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潇潇,张鲁维,周雨莹.传统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10):102-103.
        [2]王凯.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4):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