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分析 王伦迪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王伦迪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主要作用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降低道路障碍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市政道路主要作用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降低道路障碍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结合这些,本文重点对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首先对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之后在此基础上对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望通过对此的分析与探究,可以为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设计要点;设计体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城市居民对于道路设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道路设计存在人性化水平欠缺的问题,市政道路中通常都存在很多不必要的障碍,这样会对老人、儿童及特殊性人群的日常出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由此可以看出,为了提升居民出行方便性、和市政道路通畅性,详细分析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显得特别的重要。
        1.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要点
        不同障碍人员具有不同障碍表现特征,作为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必须在实际市政道路设计中,对不同障碍表现设计恰当的设计方案,同时在设计中需保证以下设计要点,即:
        1)可达性。对于市政道路设计可达性设计要点来说,此设计要点是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无障碍设计基本要点,指的是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在实施道路设计时,科学、结合实际的配置无障碍设计,保证障碍人群可以顺利通行。
        2)安全性。对于市政道路设计内容中的安全性设计要点来说,此要点在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点,指的是市政道路的设计者在实施市政道路的设计中,科学的设置高安全性的无障碍设施,以此为障碍人员的安全通行提供保证,同时让障碍人群可以借助这些安全性的无障碍设施,安全地抵达目的地[1]。
        3)人性化。对于市政道路设计内容中的人性化设计要点来说,此设计要点重点指的是设计人员需在实施设计时,对不同障碍人群道路使用需求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科学合理的无障碍道路设计来满足各类特殊障碍人群的不同使用需求。
        2.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
        2.1盲道的设计
        盲道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为视力不好人群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性。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需基于人性化理念,在设计盲道时,融入显眼,能够抓住人眼球的道路设计思路。现时期,很多城市都引进行这种道路设计思路,这样可明显的分辨普通道路和盲道。通过这种划分,可以有效避免盲道被大量的占用。但是在盲道设计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盲道平整度不佳,以此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产生直接影响。②城市在规划和设计盲道时,对于力学方面的分析与研究非常少。为此在盲道的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对力学的分析,以此应积极优化盲道平整度,使盲道行人能够获得最理想的舒适感体验。除此之外,还需及时的更换设置于盲道内的标志,以此保证盲人道路的通行安全性[2]。
        2.2坡道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需思考的因素有很多。在设置无障碍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基于现实情况来进行合理科学地设计。对于市政道路的坡道设计,通常会关系行进和缘石这两类坡道。但是开始设计坡道的主要目的是让障碍人群的出行更加方便和安全,特别是可以让坐轮椅出行的人们可以顺利、自由的通行。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如想降低居民出行困难程度,采用这种方式可有效防止大坡度而对附近居民所产生的影响。与行进式坡道相比,采用缘石坡道通常会具备更大摩擦力。除此之外,还需以现有工程设计为基础,最大程度的控制整体道路的平整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对于弯道的设计一定要在200m之上,以保证行人在行驶期间的生命安全性,并同时提供更有效并且更多的缓冲空间,由此防止形成各种不同的安全事故。
        2.3台阶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系统中,台阶设计一定要重视安全性。如台阶坡度太大,那么行人就会在平时的行走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感。通常情况下,在台阶的设计中,较适合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30和50厘米。这些数据都是经过大量成功的真实实践及研究以后,才最后得出的。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台阶设计环节,除需要按照我国台阶规范来设置长度,还需合理的加入相应的摩擦力。由于台阶的作用通常是衔接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因此一定要有效保证台阶扶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有扶手稳定安全,才可以保证人们的顺利安全通行。另外在台阶的设计中,还需要设置醒目、明显的提示警示标志,如防滑标志等,以此避免在雨雪等一些恶劣的天气中,因为台阶光滑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3]。
        2.4定向砖方位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对于相连道路间的设计,需进行盲道专用定向砖的设计。定向砖盲道设计还被称作北向砖设计。一种形式,是可在盲道上或是最初与盲道相接的入口处,设置盲道定向砖。另一种形式,是在设计中,在道路的外侧加设轮廓砖,或是在内侧添加圆形砖,由此便形成了盲道北向砖。尤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设计外侧圆形砖的过程中,还需在中间位置处,合理的挖出一个圆形空洞,使方形砖可以在中心形成轮廓砖的视觉体验,使障碍人群能够顺利安全的行进。
        2.5语言障碍人员道路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系统的设计中,还需全面地考虑语言障碍人群的需求,在此当中,可融入色彩突出、颜色明显的设计理念。在标识牌或是标线的设计中,需特别注意把其安装在相对较明显的位置。在此当中,在设计标识牌时,通常需要保证所设计的标识牌的简洁方便易于理解,让人们可以看到此标识牌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另一方面,标识牌所应用的文字字体一定要错落有致,凹凸适中,并且还要保证高度的设计和尺寸的合理性,一定不能阻碍行人视野。除此之外,对于标识牌内容的设计,还需综合考虑各个年龄段的具体特征,以此才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设计信息。在标线设计中,需确保线条的简单、清晰、直观性,使行人可以更明白的读懂信息[4]。
        2.6交叉路路上的设计
        市政道路的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高发地,如缺少应有的提示,较易危及行人人身安全。所以在人行道平行方向,应合理地设置缘石坡道。同时在交叉路口,铺装提示性材料。一般盲道都设置于人行道当中,为此应充分思考盲人无法看到信号灯的困难,所以应在交叉路口处设计语音提示。保证行人可以按语音提示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防止行人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范,而造成交通事故。除此之外,在交叉路口的人行道和车行道的交汇处,也需采用色彩区分,以此保证行人可以在人行道处等候通过。
        3.结语
        总体来说,在社会中存在很多不同障碍特点的人员,针对这一群体社会各界需给予更多的关爱及帮助。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也应充分的考虑无障碍设计,这一点正是对特殊人群所展现出的一种关爱方式。因此作为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要对各个不同无障碍设计进行积极的总结,基于不同障碍人群其出行需求,在道路设计中考虑无障碍设计,以此方便更多障碍人群的出行,同时促进城市的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80+82.
        [2]李龙骄.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02-203.
        [3]谭孝文.探析无障碍设计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9,5(18):56-57.
        [4]李海民.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初探[J].绿色科技,2019(10):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