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王艳
[导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比较抽象,涉及内容比较多,学习技巧性强,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学不会或者力不从心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本文主要探究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效率 影响因素 有效对策
  王 艳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赵化中学校   四川 自贡   643200) 
   【摘 要】 高中数学比较抽象,涉及内容比较多,学习技巧性强,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学不会或者力不从心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本文主要探究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效率  影响因素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06-01
  数学学习效率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的情况与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学生学习数学的素质与水平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效率体现出来,而数学学习效率低下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困扰。
  一、高中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
  1.教师教学层面。关于教师教学这一层面包括两个小部分:(1)教师的课前准备。可能我们会经常听到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会说:“同学们下去自己好好练习今天学的内容,也要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所以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师准备的知识远远要多于学生准备的知识。(2)教师在学生的认知需要点给予点拨,找到学生的思想需要点,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想必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效率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语言方面有一部分比较抽象,涉及的学习内容也比较多,学生自己学习的技巧性要更强。
  2.学生学习层面。刚刚在上面笔者也提到了学生学习数学也应该做到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这两点,这两点很重要。与此同时,还要学会自己复习、认真完成作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前提是要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并且学生要合理的安排时间。  
        (1)课堂参与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学习期间,听课很重要,听好了就学好了,不听或是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就有可能掉队。学习的效果也是从听课这一部分上面体现的,效率如何就要看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听进去了多少,又学到了多少。
  (2)课前预习很重要。在预习中你也可能自己就学会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上课中你听教师再讲一遍,与你自己之前预习的内容相联系、相融合,使你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到位。在预习中你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把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先勾画出来,这样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可以把不会、不懂的知识点重听一下,这也是上课的重点。
  (3)学会复习。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说“要好好复习”这句话。复习也要有技巧性,不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看书或者看笔记,要有选择性的复习。例如:不会的就需要多看几遍、多做几道题。

还有就是有哪些内容是不清楚的、比较模糊的一部分,这时就应该对照一下课本和笔记,或者和同学探讨一下,去找教师答疑解惑。
  (4)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培养自学能力,这样在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可以自己揣摩解决,除非是碰到非常难的题,再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5)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对于高中教学来讲,高一时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9门课程,有些同学还报了别的课外辅导班,所以每个同学每天都面对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这里笔者想告诉同学们:无论你学数学,还是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你要学习每一科重要的知识点而不是一味地去海量做题。
  (6)兴趣很重要。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首先必须得喜欢它,如果你压根都不喜欢,还有人强迫你去做,那么就不会做好这件事。学习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喜欢学习数学,这就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去实践。如果学得好,学习的信心也会增强,这样自信心也会增强。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对策
  1.巩固学生学习基础。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师在讲解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应尽量与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侧重于有关基础知识的题型,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做难题和偏题。教师一定要布置一些巩固计算的题,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根据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和教学要求,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的表扬和回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导。教师在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时,可提醒学生通过怎样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对于一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困惑,教师可以对他进行单独指导,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样,教师在对某节课程的讲解中可以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引导穿插其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及时转变思维方式,达到适应学习内容和轻松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总之,高中数学无论是难还是易,每一道题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学习高中数学要有方法,但无定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数学学习中,打好基础,并勤于思考,完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叶青。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新校园》.2015.01  
  [2]王书珂。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