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刘东江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实现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建筑企业探索和创新发展的目标。
        丹东汇友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实现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建筑企业探索和创新发展的目标。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建筑企业不断的成长壮大、保障资源材料的合理利用、推动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土木工程项目的品质与效率。本文作者通过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工程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与解决方法,探究了工程施工全过程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其目的是通过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及创新,让信息化在土木工程中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有效途径
        1我国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1建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层比较重视对工程的成本及工期的管理,对工程管理的结构并不关注,加之我国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导致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诚然,是有部分建筑企业引进了优秀人才,创新和发展了智能化技术,但其对企业的推动也只限于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并没有能够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从而造成企业对人员及施工作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的再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况。
        1.2 施工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执行力不够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执行力都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此外,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缺乏远见,导致管理人员在运用信息软件进行管理的工作中,不能正确的使用,让信息软件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标准配备,也造成工作中许多问题的发生。
        1.3施工企业各类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完善
        由于施工企业对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缺少专业化的人材引进,企业没有使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各类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全面和完善,以至于信息技术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许多问题,引发混乱局面,加之系统结构及相应的功能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与运用,浪费了施工企业大量的资金及人力资源。
        1.4地域间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应用不平衡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地域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管理人员则认为只靠人工管理就可以进行完善的管理工作。
        1.5施工企业对信息设备的维护与更新不够
        施工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要求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应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升级和维护,但更新、升级和维护肯定会花费企业一定的资金,这一原因将导致企业在对设备的更新、升级及维护工作不舍得投入。再加上,计算机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也可能造成设备的受损及老化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故障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


        2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在土木工程设计和准备阶段
        在设计与准备阶段,首先是相关技术人员要突出新理念与新想法,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设计工作中,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进行联系,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模型,使信息与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共享,实现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的创新与创造;其次是企业管理层要时刻关注设计的品质问题,要挑选一些具有优秀信息化设计技术的团队或者优秀设计人员来进行设计,细致的检查设计的流程图以及指导图纸,避免相关的细节以及微小的数据出现错误而导致工程工作效率与品质降低的问题发生;第三要考虑所采用的信息化技术在施工中应用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第四是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施工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修改和更新相关的设计方案以及图纸,严格管控工程建设的质量,并应该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在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检查通过后方可动工,保障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2.2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
        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所覆盖的范围较大,流程相对较复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天气、地形等大自然因素以及一些人为造成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不能事先进行准确预测的,所以现场施工阶段的控制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相对高出许多。因此,在具体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我们使用较为合理、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应用信息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垂直度,保障较大混凝土的质量;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爆破、搬迁、三维立体数据模拟等方面。目前,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正在飞速的发展,企业必须要着重关注信息化建设,完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跟上时代脚步,不断发展进步。
        2.3在土木工程管理方式上
        首先是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以企业管理层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其次是相关管理人员要有意识的将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地结合,让企业管理逐步过渡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工程阶段,实现数据化信息管理;第三是要建立员工数据库,收集更加完善的员工数据,为今后人员的合理分配与安排作准备。企业在建立员工的数据库时,必须要遵守信息化的原则,将员工的培训信息、成绩数据以及评价成绩等做成电子档案。通过建立企业员工的数据库,最大程度上充分促进人力资源信息化;第四是要运用好大数据,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完善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安排等管理工作项目,提高工作的品质与效率,要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与探究,充分掌握现阶段工作人员管理的成效,并在第一时间找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完善管理制度,最大化的激发施工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2.4施工企业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
        首先,施工企业管理层要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与实际意义,清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特点,努力做到各项工作的数据化,进而提升管理水平;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可以根据相关资料制订出符合施工人员自身发展的特殊的培训方案,让方案能够满足施工人员的发展需求,从而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目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化的推动企业不断的成长进步。第三是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从潜意识里要关注信息化的管理,不断完善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促进其不断的发展进步,最大化的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第四是施工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做好与企业现有人才的互补,要让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熟练的掌握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与准则,准确的了解管理施工现场的大致状况,从而为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5不断加强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
        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基于此,施工企业需要在这一环节要舍得投入,着重关注信息软件的研发投入,要联合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研发符合我国现阶段状况的信息软件,并根据具体市场的情况特征,将信息软件进行区别、分类。
        3 结语
        总之,为提升土木工程的品质与效率,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互联网+”时代的思维,不断加强土木工程从设计、施工及控制的全方位信息化建设,优化和创新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保障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品质与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任红林.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302-306.
        [2]孙光钊.浅谈如何实现土木工程信息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5):939.
        作者简介:刘东江(1971.09),男,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建筑施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