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 郑华平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上   作者:郑华平
[导读]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张港小学  郑华平 431726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研究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有一定制约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知识结构复杂的学科,小学生在刚告别幼儿园的情况下难以适应数学教材内容;不仅如此,小学教材内容大都以抽象化的数据为主,与幼儿园课本差异明显,而小学生在面对数学课本内容往往表现出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以“角”为例,很多小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新知识,不懂得独立思考,误以为是动物上的角或者以前见过的类似物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而教师通常为了让学生达到学而不忘的目的,大量的课后练习成为了家常便饭。以至于在学期结束时,很多小学生仍将钝角与直角的定义弄错,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知识点具有复杂性、全面性。小学生涯作为一个学生知识启蒙的摇篮,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如今小学数学知识点的逐渐细化让学生晦涩难懂,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例如:在“年、月、日”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仅依靠教学课本对知识点加以阐释,并布置大量课后训练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策略
        (一)“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
        把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相结合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题技巧与探索思路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而小学数学中“节约用水”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节约用水”这一课不仅涉及了统计、简单运算与比例问题,实际数学生活应用也有所体现。由此,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想法,通过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工作者便可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搜集资料与图片引入话题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兴趣。其次,通过这些问题的独立思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质的提高【2】。



        (二)“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单元,由此,教育工作者进行课本案例讲解时,应以实践应用活动为主,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应用活动中形成统计概念与数据的初步计算。以“摸球”为例,为了使课堂教学案例讲授生动、具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多次摸球环节,从而促使课堂教学互动的实效性。在第一次摸球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一个袋子里全部装同一个颜色的球并在事先不告诉学生,通过让下一个同学采取独立思考方式进行摸球,进而促进“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工作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势在必行。因此,在摸球环节结束之后,教育工作者还应通过课后小结的方式,让学生仔细思考过后轮流上台交流自己的看法,比如:“在两次摸球中的感觉有没有不一样?” “自己对统计与概率这一章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在进行本次课堂教学的总结,从而促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浅入深、由厚变薄,达到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3】。
        (三)“数与代数”课堂教学
        在小学生涯中,数字的运算是小学数学考试的重要考察题型,也是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的典型案例。由此,在此课程的教学应用中,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进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与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以“小数乘整数为例”,在如今我国现代化“互联网+教育”广泛进入大众视野,教师可以利用PPT或三维导图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场景。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PPT课件展示各种图片的价格及重量,比如:苹果四块钱一斤,火龙果五块钱一斤,并对学生提问:“老师比较喜欢吃火龙果,买两斤要付多少钱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吸收及运用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而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PPT上的图片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也帮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热情【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我们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积极转换,同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从意识发生改变,要从意识上充分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娟.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9).
[2]陈玉宝.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 中外交流, 2018, 000(049):304-305.
[3]石卫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研究[J]. 文学少年, 2019, 000(013):P.1-1.
[4]胡红梅. 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 赤子, 2019, 000(00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