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适应到超越: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竺晶晓
[导读]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也迎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3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也迎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从开始回归基本国情,到逐步适应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升级,最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实现现代化。
        一、回归
        1.回归国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纵观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历史,早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影响较深。但早期的高校政治教育多体现为理论性、口号性的宣讲,同时强调政治斗争,有明显的话语文件化、内容政治化和形式学问化特点。
        随着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认识和理解,同时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成为重要任务,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回归国情,立足于我国发展现状,摆脱了单纯政治斗争的教育内核,开启现代化思政教育建设的进程。
        2.回归课堂
        高校思政教育受到历史和社会的条件因素制约,同当时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似,未体现出作为高校这一教育阵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1952年10月,《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中对思政教育课在各类高校的设置、学时及其讲授的次序,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确立,高校思政教育开始回归课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立思政研究相关专业学科,开设理论性、指导性思政课程。
        3.回归主体
        不可否认,欧美、日韩等国家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在思政教育方面也做较为成功的探索。美国高校注重思政教育的学生主导理念,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手段,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的热情。英国则着眼于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思政教育的体现,用间接的方式鼓励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来。
        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必须回归教育的“主体性”,从而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仅要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同时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引导教育主体进行价值追求。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
        二、适应
        1.社会适应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其教育根本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真正关注、关心并做到为国家、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高校思想政治从传统的理论文本的静态解读转型,从社会热点入手,以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来印证思政理论,从而更生动、更深刻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针对网络谣言的问题,从高校学生的角度,如何辨别谣言,牢牢把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方向,营造爱国爱校,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学习了解国际热点形势,明确我国外交方针和政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理解大国责任;结合非典、新冠疫情的全社会防控,总结抗疫精神,开设相关抗疫精神思政讲座和课程等。
        2.课程适应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2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的转型升级落脚在课程的设置和设计上,要求课程适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编写和使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


        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对高校思政教育思政教育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思政教育的任务不在局限于特定的思政课程,而是作为跨学科、多领域各学科课程的共同目标,实现协同效应。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3.教师适应
        教育的转型升级,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一定的教育主体弱化、教育内容阐释力不足、教育形式单一等的倾向。高校思政教师必须适应现状,正视问题,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面对新媒体为主的新兴信息渠道普及对教育变革的推动,教师要适应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主动接触新技术、新平台,提升运用网络渠道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抢占话语“新高地”。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才能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真正“活起来”,在教育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超越
        高校思政教育这条转型升级之路,为世界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中国方案”,以开放姿态,自觉自信超越。
        1.自觉超越
        自觉超越是指在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的前提下,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进而后来居上,实现的超越。从自觉超越的角度上看,自觉是超越的前提和动力,超越是自觉的目的和方向。
        高校思政教育的自觉要求对自身的形态和发展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既明确自身优势,又清楚短板所在。同时还需要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并做出符合国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3,这即使对学生提出的期望,也是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是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是自觉超越的重要内部元素。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奋斗、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
        我国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呈现为,当前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全球的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治理话语权正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挑战机遇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牢牢抓住大变局的国际国内形势,从人类命共同体的全球视角来进行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建设,突出大国担当的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自觉思考全球高校思政教育的前景,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2.自信超越
        如果说自觉超越是对内在的转型升级,那么自信超越则是对其他国家的引领。高校思政教育的自信超越可以概括为思想引领、实践育人、生态构建。思想引领体现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升级是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实践育人体现在,对社会主义高校制度、道路的贯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政教育的道路,坚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越性。深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总结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下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规律。生态构建指的是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性的教育内容,更是整体校园文化的教育建设,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思政教育生态,因地制宜地打造增强高校意识形态的文化自信生态。
        结束语: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历经沧桑变迁,从回归向适应转变,最后实现了超越,从探索到学习再到自信,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高校思政教育转型升级路径,为世界高校教育提供了“中国方案”。
        注释: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12-7
        2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8日
        3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8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