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曲尼拉姆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曲尼拉姆
[导读] 摘要: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风景线。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俄西乡第一小学  西藏昌都  855400
        摘要: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风景线。它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优秀文化。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功能之一,在于它在促进我国优秀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准确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良好的发展,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导言: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门基础课。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何更好地整合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1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选材具有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面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体系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使学生充分了解汉语的魅力,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构建文化知识体系。
        1.3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没有社会经验,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什么都有好奇心。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广泛。此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拓展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
        1.4它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心理普遍不成熟,思想简单。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做好引导,就能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挖掘课本文章内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为了生动有趣地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有趣地插入传统文化故事,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理解课程知识,充分掌握文章内容,深入挖掘文章内涵,了解典故来源,理解文章背后的含义。语文教师还可以交流对文章内涵的不同分析,讨论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以“秋天”为例。本文用简洁的句子和明快的语言描写了秋天的落叶、天气的变化等场景,并发出了“秋天来了”的感觉。本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变化,了解生活的变化。除了课程目标设定的教学目标外,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阅读文章的内涵,发现有关秋天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查找关于“秋”字的由来、关于“秋”的谚语故事,向学生简单介绍“秋场”“秋粮”“秋黄”等名词的含义,增强学生对“秋”的了解,加深学生感受不同时代秋季的相同季节特点,掌握描写秋天景物特征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中穿插传统知识,便于加深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传统文化精神。
        3立足文本,拓展知识
        文本是教学中的核心教材,是对话的主要依据。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传统文化因素。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教科书中的选文从古到今跨越了约3000年。这一部分属于古代文化的传承,是文化遗产的精华,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涉及礼仪、民族精神、道德、美学、经济等方面。有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中国人传统的人格和意志精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不朽之作,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魅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具体章节入手,与学生一起理解文化精神。例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介绍了名画《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年文脉的奇迹,最大限度地弘扬了中华文明,所浓缩的中华文明给当代中国带来满满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等;还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都是反映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这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文是很好的传统文化读物。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来陶冶学生的文化。在学生了解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作文或手抄小报的形式,写、画、画当地的民俗风情。师生要了解其文化精神。如果学生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他们的语文素养将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总是具有鲜活的生命意义,是因为在弘扬的过程中,无论是从弘扬的对象、推广的范围,还是从弘扬的方式上,都渗透到了现在生活的诸多领域。此外,学生的阅读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仅有依赖于大量的阅读,这个不存在捷径可以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环节明确道:“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地推荐文化品位较高,难易程度适中的课外读物。”这就需要教师在立足于文本教学的同时,尽量运用广泛的语文教学素材,展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比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去阅读《雷锋传》,教学有些诗文后让学生去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
        4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既要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要拓展阅读知识,开阔视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难发现,一些课程的文本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小学生在深入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有必要了解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旨在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帮助他们做好语文启蒙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北京春节》课程时,可以结合中国春节习俗、春节起源等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拓展语文阅读知识。小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继承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我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坤,宋庆元.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8(1):108.
        [2]张爱民.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途径[J].中文信息,2020(1):218.
        [3]吴浩顶.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9(4):103.
        [4]刘龙凤,徐丽丽.简析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