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1期   作者:李海强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习惯的发展期,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李海强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初级中学    654815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习惯的发展期,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个性化发展

        前言:现代化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且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成绩拔尖的较少而中段的学生非常的多,呈现出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级,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一、了解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孔子说“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教育大多分为群体教育,每个班至少有三十名学生,教师的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紧,因此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一套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比如第一层次的学生是学习成绩好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次是人数较多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阶层且学习能力也较好,但是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第三层次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也较差的学生。
将学生划分层次后教师便能够根据这几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教简单的题可以多让第三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这类基础题目就可以多让第三层次的学生进行解答,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对于较难的题目例如不定方程组的例题可以让第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对于难题可以多让第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将自己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向大家进行分享,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年龄阶层的学生,这样能够让其他学生学习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能够让教师更加清晰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分层次教学更好的落实
数学课堂比较难懂,因此对于许多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听起来非常吃力,长此以往对数学便丧失了兴趣,从而在数学课堂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通常由教师主导,学生在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较低,因此除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之外还需要结合分小组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其自身想法较多,因此需要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吸引学生认真学习数学。教师需要根据之前划分的层次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的分配在一个小组内。

让第一层次的学生带动其他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例如在讲解证明三角形全等一题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由小组成员进行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成绩好的学生负责了解其他学生的解题情况,对于未解答完成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例如在三角形中做辅助线或是其他的解题方法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提升其责任意识也能够对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将分层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能够将分层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合理分配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布置需要合理不能够一味的多练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性质,因为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科目繁多,不能够只考虑一门学科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担,从而达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题海战术,不管这些题是否真的适合学生,而且题量大并且题目较难,这使得许多学生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成效不显著,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布置适合学生的家庭作业。
教师在讲解了新课之后都需要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并掌握,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都布置同样的任务所起的教学效果并不大。比如教师在讲解解方程时,在课后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任务。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强,因此这类学生在课堂上边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这时需要对这类学生进行拔伸训练,让其练习较难的分数不等式方程。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强化训练,让其练习教为中等的方程式,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较差,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较弱,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只需要让其练习最基础的题目,让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果一味的让其练习基础题,这样不仅不能提升其数学水平还会浪费时间,甚至让其认为数学非常的简单乏味,从而产生懈怠心理。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让其练习较难的题目,则会打击其积极性让其产生挫败感,从而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布置不同的课程任务,以此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四、结语
分层级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表现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变化,比如学生的成绩下降就需要将其调整到对应的层级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安于现状,积极的提升自己,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思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6-137.Print.
[2]顾洪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108.Print.
[3]马远荣."有的放矢方能各个击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考试周刊 .(2012):77-77.Prin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