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西药治疗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期   作者: 罗利
[导读]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且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此阶段的患者发生慢性病的概率较高,
        罗利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99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且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此阶段的患者发生慢性病的概率较高,糖尿病作为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疾病,只能采取措施控制,但无法彻底治疗疾病。因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感到非常痛苦,临床常见治疗方式便是口服药物治疗及注射胰岛素治疗,每种治疗方式都能见到显著效果。糖尿病疾病不典型,一旦引发并发症将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较为丰富,比如,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患者也要选对药物,才能顺利治疗疾病,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我国中老年群体发生率较高,中年群体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便是长期应酬,饮食无度、大量饮酒,患者在发病后往往感到困扰。糖尿病患者发生后,患者机体代谢循环能力减弱,部分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信心不足,在网络上观看一些文章滥用药物,导致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机体也产生了药抗性,为后续糖尿病治疗带来困难。部分患者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引发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是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足病等,随着病情进展,胰岛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素无法顺利分泌,患者的生活会面对巨大打击。糖尿病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并无明确的界定,不同疾病类型发生原因不同,同一类型糖尿病也存在异质性。
二、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根据患者疾病分型,1型糖尿病主要在儿科高发,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2型糖尿病多是后天形成,与患者的饮食相关因素存在联系,比如,部分患者喜欢吃甜食,这种食品的含糖量较高,长期食用后患者容易出现高血糖状态,若未及时控制血糖,引发糖尿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发现眼部疲劳,并出现红血丝,最终引发各种类型的眼病,比如常见眼底出血,部分患者伴随高血压及高血脂等慢性病,只有50%患者出现三多一少情况。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患者会发生视力模糊及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若是女性会发生外阴瘙痒。部分患者在医院体检中观察到血糖指标较高,此时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随后在临床上确诊。糖尿病整体进展速度较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也要关注是否引发冠心病或者糖尿病足,患者适当口服溶栓药,预防疾病发生,避免对机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患者了解糖尿病症状,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三、糖尿病的西药治疗
        ①磺脲类药物: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便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患者机体代谢循环速度减缓,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当为患者适当选择药物,避免不正确的使用药物导致患者发生其他严重疾病。磺脲类药物能减少肝糖原分解,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反应,也能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率,增强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比如,优降糖,该药物效果持续,能刺激患者胰岛素分泌,患者血糖值越高,则胰岛素分泌量越多,患者在服药10分钟左右,血糖会开始下降,经过胆汁及肾脏代谢。患者在早晨及夜间用药,每次服用2片,该药物的价值在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患者餐后血糖指标,在用药过程中应当关注监测血糖,若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不合适使用该药物。糖适平,该药物的整体吸收效果快,患者在用药后2小时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在8小时后血液中无法监测到药物成分,药物在肝脏代谢后,毒性反应小,但容易出现药抗性,肾病患者适合。患者空腹血糖值在16.8mmol/L以上及磺脲类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该药物。该药物每片30mg,根据患者病情适当服药,患者最大剂量为6片。美吡达,该口服药物是可完全吸收的药物,患者在服药30min后血糖指标提升,2h能达到峰值,药效较为持续,最长可持续1天,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药物能降低患者甘油三酯及血浆三酰甘油,使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情况处理。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关注不良反应,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还需及时治疗。磺脲类药物往往单一使用,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指导患者适当的运动,患者连续服药4个月后,若血糖值并未得到显著改善,还需及时更换药物治疗,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之为药物继发性失效。
        ②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的价值在于抑制葡萄糖肠道吸收,提升小肠对葡萄糖的应用率,从而有效控制血糖值,抑制肠道壁对脂肪等元素的吸收,不会增加患者体重。双胍类药物也能提升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不会影响患者胰岛功能,避免患者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利于胰岛素靶细胞降糖的同时,也能控制胰岛素抵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双胍类药物的价值在于降低患者低蛋白密度,加速机体二酰甘油代谢,避免患者发生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后,小肠急速吸收,2小时能达到峰值,药物自肾脏代谢,患者每日用量在1000-5000mg,主要是餐后服药,每天口服3次。药物使用剂量与降糖效果正相关,患者口服的药物剂量越大,则降糖效果明显,但用药量大也会出现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及厌食等。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若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及营养不良则禁忌使用该药物。
        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能有效抑制蔗糖酶,降低蔗糖在机体的吸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及达到降糖目的。拜糖平,患者口服2个小时能达到血糖峰值,药物的半衰弱期为8个小时,主要经过肠道代谢,随人体排泄将药物排出,患者在晚餐后服用,每天用量为300mg,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恶心呕吐,还需减少药物用量,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若患者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总而言之,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会见到典型症状,随着患者疾病进展,引发全身性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及时控制血糖,在糖尿病西药治疗过程中,可分为磺脲类及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型,此类药物在控制患者血糖上均能见到显著效果,可及时改变患者糖尿病症状,避免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引发糖尿病脑病或者糖尿病肾病,最终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