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黄碧霞
[导读] 摘要:学生各种能力的自我发展是学生个性特征的体现,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表现意识,是学生个性特征体现的两个突出的特征,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则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紫金县龙窝镇牌楼小学  广东河源  517400
        摘要:学生各种能力的自我发展是学生个性特征的体现,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表现意识,是学生个性特征体现的两个突出的特征,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则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我在近几年(特别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的班级建设和管理中,由于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促使班级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培养学生,发展能力
        一、引导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从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将班级分成几个互相合作的小组,每个小组6人,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锻炼的机会,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推动班集体建设目标的达成。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怎样做?我有意识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增强主体参与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首先,我在小组的设置上,采用前后3排6人为一小组,这样的设置既有利于组织,又方便于小组的交流;其次,在小组成员的配置上,根据组内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交流合作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来配置,力求使每个互助小组能异质互补,这样为开展学习竞赛创造了条件;再次,在小组长的设定上,实行小组长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考虑到学生年纪小,刚开始没有“工作经验”,于是在小组组建初期的一个月内,组长先由老师任命和直接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分工、任务,学会开展工作以及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一个月后正式实施小组长轮换制。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任组长,一次任期2周。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小组长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班内还设置了一个“责任栏”将每周任职组长的大幅彩照悬挂其中,这样既增加了他们当组长的展示自我的荣誉感,又增强了他们工作的责任感。
        建立这样的通过小组长轮换制,有利于挖掘同学内在潜力,使过去被动地接受“他控”转变为主动的“自控”,更使学生具备了角色互换的能力,再也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学习和班级管理,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班集体荣誉出力。
        二、巧妙利用素材,为学生设置“舞台”,培养学生自我表现意识。
        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各年级都有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遇到这类课文,我总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编排表演课本剧,做到人人参与,利用小组活动时间或班队活动时间组织表演、比赛,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演员”,这样,便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挖掘了一些胆小、内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了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由此引发了系列的潜在反应:因为怕表演不好或希望“演出成功”,很多以前不太专心钻研的学生在语文课上都凸显了学习的主人翁精神;与此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自己帮助同学后还应告诉老师吗?”、“夸夸我自己”、“夸夸我的好朋友”等为内容的辩论或演讲比赛,每次“朗诵比赛”和“故事会”,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并纷纷上台表现自我。甚至一些过去成绩差、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勇敢地站出来表现自己。如小李同学就是一个,他过去沉默寡言,但蕴含潜力,他参加课本剧表演获得“优秀演员”奖,在“夸夸我自己”演讲中,他也勇敢地站出来夸赞自己:“我的朗诵水平得到了提高受到了老师表扬,我心里乐滋滋的。

”又如,过去不善言辞的小范同学,在朗诵比赛中主动请缨,代表小组参赛,结果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奖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三、组织小组对抗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的团队精神,需要用一定的活动模式来培养。我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抗比赛。比赛规则是:先由同学或老师提出学习问题给各小组讨论、解答,然后各组选派一位代表回答。若回答正确,授一面红旗(一面红旗奖励10分),若是回答不完整,则由别的小组补充,本小组只得5分的黄旗,另外5分则被补充回答的小组抢去,回答不上则倒扣5分。当小组得满50分后,可获得红星一颗,当存满50颗红星后,小组便可获得老师送出的每人一份有意义的奖品。每位学生的表现与小组的荣誉息息相关,同学们摆脱了孤立无援的窘境,起步迟的学生在小组的互补下,争取了成功的机会,激发了自信心和进取心;优秀的学生除了自己积极开动脑筋努力争分外,更有帮助同学理解问题不丢分的责任,同样也超越了自我。
        由于问题的解答允许不断补充和完善,并且可以把别组的分值争取过来,更激发了同学们学习钻研精神,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动力。更难得的是,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对抗赛中,激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因为一些学生表现特别好,决定奖励他们每人一份小礼物时,他们竟异口同声要求:“能否不要小礼物而要一颗星。”虽然他们明白在本小组争取了50颗星以后,老师送出的也可能是这样的一份小礼物,但50颗星以后的小礼物却代表着集体的荣誉,意义更大。这充分说明了同学们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
        四、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旨在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如何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和提高交际能力呢?
        1、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交往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和时间,通过看图讲故事、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创设轻松、活跃、自由的环境,让学生的口语表达大致经过由“小心”到“大胆”,由“随口”到“选择”的几个阶段。如在每天早读课里,我用5分钟让学生轮流向全班同学说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又提出一些要求:试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理由,这样既锻炼了他们交流的胆识,又使他们逐渐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和感染。
        2、强化学生之间的交往,领悟交往的艺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学,因此应从身边开始培养交往能力。我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四人小组活动,如在课堂上鼓励他们互相讨论,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以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课余指导他们自己组织各种活动,,讨论构建活动模式或活动规则。几年来我都在课内或课外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学生之间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3、尝试培养学生与家长的交往能力。一般学生与同龄人的交往还可以,但与大人交往就显得怯懦了。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要求每位学生在任小组长期间,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分别向其他三位同学的家长汇报组员的进步情况。刚开始,他们由于心理障碍,口语表达有点词不达意,但由于事先征得家长的支持,所以家长们总能耐心地听完他们的“汇报”,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客观地有礼貌地与家长交谈,怯懦心理逐渐消失,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J].中学生英语,2017.
        [2]杨毅敏.培养小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协同式班队教育策略[J].教育导刊月刊,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