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校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影响和启示 ——以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1期   作者:李雨微
[导读]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推广,校园中的垃圾分类虽积极落实
        李雨微
        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邮编530000
        摘要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推广,校园中的垃圾分类虽积极落实,但由于形式单一等原因,未能有较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我们组织成立了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一系列小组活动,如垃圾分类管理培训会、分类垃圾再利用、参观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堆肥实验探究等,提高小组成员个人能力,从而带动身边的人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推动整个校园、全体师生的垃圾分类和能力,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校园    课外实践    小组活动

        背景: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人口增长,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置的任务日益繁重。据统计,2018 年南宁市生活垃圾总产量180.79 万吨( 日均产生垃圾量约为0.49 万吨)。自2014 年起,南宁市探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全市选取10 个住宅小区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至2018 年,全市已有1583 个党政机关单位及150 个示范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工作,各城区、开发区均已划定10 个示范片区实施范围,覆盖居民户数约18.8 万户。上海市自2019年7月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住建部表示,我国将多措并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南宁正是这46个重点城市之一,至2020年8月1日《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将生活垃圾类别规定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推广开,校园垃圾分类尚未能完全做到,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薄弱,本文希望通过成立垃圾分类兴趣小组,开展一系列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校园垃圾分类的落实。
一、中学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
        校园内已全面放置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垃圾桶,但是对于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分类、摆放及回收还不够清晰明确。
        学校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如开展讲座、主题班会、设置宣传栏、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板报评比活动等,学生对垃圾分类有了基本的认知,但学生对垃圾分类意识还未达到一定高度,有的学生对垃圾需要分类投放感到麻烦,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做不做都可以。
        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具体操作也存在困惑,对垃圾的材质不清楚,有的垃圾在分类时也容易混淆,导致分类错误,或者使学生失去对正确分类垃圾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放弃垃圾分类投放。
二、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活动及活动产生的影响
        针对学校垃圾分类的现状,我们对全体在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分别在三个年级选出有兴趣参加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的20名学生,由课题组老师带领,进行校园垃圾分类的课外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分析了活动对校园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影响
        1、成立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培训会,对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国家及地方的指导性文件进行了解读和学习,具体学习了垃圾的材质、类型、分类的方法、判断等,通过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快速掌握了垃圾分类管理的方法,并在日常学习中,指导身边同学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投放。小组成员影响了本班部分同学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带动了部分学生也开始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但由于兴趣小组只有20名成员,影响力还有限,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兴趣小组,成立社团,去影响、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更好的以点带面全面推行校园垃圾分类的落实。


        2、兴趣小组联合政教处、总务处完善校园内包括班级里分类垃圾桶的摆放,在校园的宣传栏张贴了详细的垃圾分类倡议书和宣传海报,在不同的场所张贴了垃圾分类标识以及该场所容易产生的垃圾名称和文字图案,如教室容易产生的可回收垃圾主要有废纸、饮料瓶,不可回收的垃圾有使用过的纸巾、果皮等;在食堂的每一张饭桌上张贴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表示及图案,让师生在进餐的同时了解厨余垃圾分类知识并践行垃圾分类;在校园做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就有张贴垃圾分类知识,让全体师生随处可以学习并牢记垃圾分类知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全校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有较大提高。教室里废纸、饮料瓶这类可回收垃圾做到了明确分类,还能把这类垃圾回收卖废旧品,得到的钱还能作为班费举办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较之也有改善,原来学生吃完饭将一次性饭盒和剩饭一起丢弃,现在提倡学生不用一次性饭盒,即便用了,能够做到主动将一次性饭盒和剩饭剩菜分开投放。在其他垃圾分类的实践中,还是有分不清、或者嫌麻烦不愿意做的情况。
        3、组织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成员去南宁环保科普基地参观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带学生了解焚烧发电的垃圾处理方式及这样做的好处。兴趣小组的同学参观了解后表示这是一次印象深刻的课外实践学习,部分成员认为这次参观使自己对生物、化学、化工、物理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以后文理分科、专业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课题组认为实地参观加深了学生对新兴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影响将来专业、就业的选择,以后会推进课外实践,组织除了兴趣小组之外更多的学生参与,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选择和帮助。
        4、兴趣小组成员指导、规范师生对有害垃圾的收集和投放,对校园常见的有害垃圾如日光灯管、废弃电池、水银体温计、过期药品、杀虫剂等集中处理,使得全体师生对有害垃圾有明确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有效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积极参与环保事业中,从身边写小事做起。
        5、兴趣小组成员对分类垃圾减量、“零废弃”进行探索学习。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在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投放的同时,应对垃圾减量“零废弃”,对此,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探索。(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废旧物品置换,定期开设跳蚤市场,以物换物,提高物品利用率,提倡学生勤俭节约,环保朴素,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理财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兴趣小组成员把校内收集到的果皮、落叶集中起来,进行堆肥研究,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成员们实验探究能力,成功的肥料用于校园中树木和花园里的有机肥料,成功将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3)兴趣小组成员收集校园、班级中最常见的废弃水瓶和纸张,自制环保垃圾桶,并画上生动、可爱、直观的垃圾分类提示,更好的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实处。这一系列的活动中,确实对分类垃圾做到了减量乃至“零废弃”,培养学生物尽其用,勤俭节约的品质,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合作经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具备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生物、化学等学科核心素养。
三、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活动的启示
        校园垃圾分类课外实践兴趣小组开展活动以来,小组成员的垃圾分类意识好,分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对生物、化学等学科兴趣浓厚,实验探究能力提升。小组成员通过活动在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课题组认为在践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除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培养科学环保的态度,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有积极的帮助。小组成员以点带面,积极宣扬垃圾分类,严格要求自己,带动身边的人,使得全校师生在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上也有了相较以前的进步,推动了整个校园垃圾分类的积极落实。由于小组成员比较少,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形成社团,让更多的学生、老师参与进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改善校园整体环境,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而不是规定,让校园成为实行垃圾分类的领头羊,然后“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以校园的力量、师生的力量成为帮助社会进步的力量,让全面实行垃圾分类落到实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校园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数据源自网络
        [2]推进垃圾分类在小学校园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20(1)
        [3]中学校园垃圾分类及减量的“零废弃”项目式学习方案[J].教学研究.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