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管理小方法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期   作者:黎江蓉
[导读]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人体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患者常见腹痛
        黎江蓉
        蒲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611630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人体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患者常见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型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发生器质性改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发生变化,导致人们生活上无形的压力增加,IBS疾病发生率不断提升。现阶段,研究人员将目光放在IBS病因上,但并未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IBS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常见因素是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及肠道菌群失调,也有患者精神上的因素,比如,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及肠道粘膜低度炎症均会对IBS疾病治疗产生影响。在IBS疾病治疗上,针对患者临床疾病表现还需采取对症治疗,比如,缓解便秘及腹痛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等,此类药物只能控制疾病,无法根治疾病。对此,患者也可接受非药物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此。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肠易激综合征的管理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
        每个人肠道功能存在差异,正常人每天大便次数在1-3次,但部分群体1周2次,在排便时人们不会感到痉挛性疼痛,大便不坚硬及大带有便血。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疾病表现特异性不强,患者病程长及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每天排便在10次以上,早餐后多次排便率较高,夜间排便次数减少,随着患者情绪变化,排便次数增多。也有患者属于便秘型,患者大便量少,排便较为困难,每周排便1-2次,也有患者10天排便1次,粪便较为坚硬,出现球型,也有患者为纤细型,表面存在黏液。也有患者便秘及腹泻交替发生,在排便时感到痉挛型疼痛。部分患者在饮食后存在恶心、食管堵塞等问题,也有部分患者心慌、失眠、多汗、发热、体重降低,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还需结合患者疾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原因并不明确,医师认为该疾病发生与功能失调存在联系,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不适感,若治疗后患者饮食无度、生活不规律,疾病复发率较高,可通过调节紧张情绪及改善患者饮食、口服医生开具的药物及时控制病情。患者在饮食后容易发生焦虑症状,发生焦虑的原因是患者在饮食后结肠收缩,伴随腹痛及痉挛等症状,因此,患者在情绪上受到影响。尤其是患者食用动物脂肪及蔬菜均会刺激胃肠,对此,患者应当对饮食结构引起注意。相关专家提出,减轻人体压力、保持充足的精神,有利于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规律饮食,调节食谱前,做好记录,观看食谱中自己食用哪些食品容易使病情加重,比如,患者食用奶制品可能发生疾病,还需减少此类食品的摄入量,乳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元素,患者在饮食后胃肠蠕动能力增强,症状加重率提升,水果、谷物、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成分,此类食品有利于扩张结肠,预防肠道痉挛及便秘。患者多食用肉类可能发生腹胀、腹泻,因此,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当减少肉制品摄入,在少食多餐原则下控制疾病进展。

若患者易发生腹泻,需禁止使用冷饮、西瓜及油炸食品,患者可多食用一些健脾食品,包括山药、百合、莲心等,达到止泻、健脾的目的,上班族应当注意大脑休息,保持神经放松,此类方法也能缓解疾病症状。
        肠易激综合症的管理方法
        ①保持运动:运动疗法作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患者在身体锻炼过程中,达到预防疾病及康复治疗的目的。相关研究表示,长期久坐与发生IBS存在联系,长期久坐群体发生IBS概率比正常群体高出30%,规律性运动不仅能加速患者肠道气体运输,也能快速清除机体气体,缩减患者腹胀率,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患者疾病痛苦感,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使患者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国内外对IBS的运动方法研究上,主要关注患者有氧运动、身心运动。其中,有氧运动是机体保持在充足供氧的条件下完成的全身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氧量满足需氧量,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常见的运动方式为步行、慢跑及登山。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患者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间在20-60分钟,根据机体耐受性调整运动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机体活力,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差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胃肠道症状,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经常参与有氧运动的人员生活质量更佳,IBS根除率较高。身心运动作为调节机体功能及心理的运动模式,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利于调节患者机体功能及心理、精神状态。八段锦能减少胃肠致病菌,提升乳酸杆菌量及双歧杆菌量,保持患者机体胃肠功能平衡,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研究人员将八段锦与加色罗联合治疗,及时改变老年患者的便秘情况,IBS疾病治疗有效率较高。
        ②饮食方法:低短链碳水化合物在IBS患者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限制糖类及多元醇的摄入,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环境,减少胃肠道排气反应,改变大肠对水分的吸收情况,调整患者排便习惯。相关研究表示FODMAPs饮食有利于改善患者IBS症状,该饮食方法可缓解患者腹痛及腹胀症状,降低患者排便频率。低FODMAPs饮食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焦虑及活动障碍情况,长期低FODMAPs饮食是否能引发患者营养不良,临床对此目前无依据。但长期低FODMAPs饮食可能导致患者面对纤维及钙、铁等元素吸收不足。因此,在使用低FODMAPs饮食方法时还需注重益生菌的摄入,与安慰剂相比,益生菌能降低患者腹痛程度,配合饮食疗法,提升疾病治疗IBS疾病治疗有效率。
        ③针灸方法:针灸是我国中医领域的重要疗法,包括针法及灸法两个方面,通过针灸调节患者神经分泌及胃肠功能。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每周为患者进行10次针灸,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情况,治疗效果能持续1年以上。在IBS疾病治疗过程中,可通过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机体状态,相比单一中药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腹痛及腹泻症状有效调整,睡眠质量也会不断提升。但具体治疗方法还需结合患者机体情况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疾病治疗结果。
        综上所述,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生因素可能是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及精神紧张,若患者发生该疾病,还需及时调整情绪,保持规律的饮食及作息,选择合适的疾病治疗方案,比如,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避免患者病情延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