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期   作者:吴强强
[导读]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
        吴强强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 福建省三明市沙 36550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护理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将100例患者分为效果优组、效果劣组,展开回顾性资料调查分析。结果:性别不是血液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年龄、血压异常、糖尿病、感染、心脏病是影响血压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年龄>65岁、血压异常、有糖尿病、有感染、有心脏病是血液透析护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高龄、血压异和心脏病等,因而在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实施针对性护理。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危险因素

        临床中,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提高治疗效果,通常会在治疗时辅以护理措施[1]。不过,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有不少危险性因素会影响血压透析的护理效果,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为明确血液透析护理危险性因素,提出合理护理对策,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护理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纳入到试验中加以分析。根据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将100例患者分为效果优组、效果劣组。其中,效果优组有70例患者,男性、女性患者各有37例和33例;年龄分布在52岁至78岁,年龄平均数是65.47岁。效果劣组有30例患者,男性、女性患者各有16例和14例;年龄分布在51岁至79岁,年龄平均数是65.29岁。纳入标准:(1)所有对象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2)所有对象均接受血液透析护理;(3)所有对象均同意研究。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的对象;(2)认知障碍的对象;(3)资料不全的对象。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差异(P>0.05)。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100例接受血液透析护理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展开回顾性资料调查分析。在掌握患者基础信息的基础上, 将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优组患者资料与效果劣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的资料包括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血压异常情况、糖尿病、感染、心脏病等。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液透析护理危险单因素分析
        性别不是血液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年龄、血压异常、糖尿病、感染、心脏病是影响血压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血液透析。目前,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护理时,其护理效果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2]。针对此种现象,本研究深入探讨血压透析护理的危险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血压异常、糖尿病、感染、心脏病是影响血压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基于此,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其一,高龄护理对策。护理期间要掌握患者年龄,针对患者的机体状态,为患者实施最大限度的血液透析。其二,血压异常护理对策。对于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在向患者讲述血液透析后可能出现的高压症状基础上,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定期锻炼。对于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需要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治疗。其三,糖尿病护理对策[3]。依据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血糖控制方案,尽量不在治疗当日应用胰岛素,管理患者饮食。其四,感染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的同时,做好透析室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卫生,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其五,心脏病护理对策。控制血液透析中的血流量,将血流量维持在缓慢匀速的状态。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高龄、血压异和心脏病等,因而在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实施针对性护理。
参考文献:
[1]汪先玲.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14):221.
[2]唐文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000(002):117.
[3]杨凤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家庭保健,2019,000(018):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