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汽修为例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1期   作者:杨则伟
[导读] 中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项热门专业
        杨则伟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中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项热门专业,汽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汽修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是否可以输送更多高素质汽修专业人才。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职业教育持久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与否,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支持,这就需要积极推动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化、教育科学素养专业化,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内化新知识、促进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丰富专业内涵,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师 专业化发展 汽修
一、中职教师专业化标准
        中职教育本质上是面向社会、行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所以,中职教育教学中,对于人才培养需要以服务于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强化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在学习转恶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更强专业能力,成为社会所学的人才。通过传授成熟技术和新技术,以此为主要教学内容;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理论联系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中职教育教师素质要求,推动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在某一学科达到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处,并具备创新能力;拥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可以服务于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把握中职教育发展规律,兼顾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并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
二、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发展现状
(一)师范教育知识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毕业于非师范学校,对于示范教育知识的储备不足,而教育知识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是,现有中职院校教师的师范教育知识掌握系统化不足,认为提高教育学知识储备并非是最重要的。对于汽修专业教师而言,师范教育知识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将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汽修技术和手段研究中,在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方面却暴露出相配套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究其根本,多数教师的教育知识仅仅是在岗位上模范和借鉴而来,而学校也并未对专业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培训教材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汽修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教学能力考核方法不合理
        结合实践调查了解到,教师专业化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汽修专业技术较为复杂,如何帮助学生充分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专业研发能力、专业教学设计能力和自我专业化发展能力息息相关。究其根本,教师专业化发展过分关注汽修专业技术发展,但是教学能力考核缺乏统一标准和方法,致使教师教学中缺少可靠依据,实际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另外,考核标准过分笼统、单一,缺少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性考核,加之考核方法不合理,过分追求量化,明确操作依据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专业评价成果。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模糊不清
        多数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缺少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更多的是被动学习知识和技术,专业发展投入精力不足,缺少长期个人发展规划。此类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是由于专业化发展目标模糊不清,无法准确理解教师这一角色特性,很多教师即便上任期间热情高昂,但是面对复杂的中职生源,教学难度不断提升,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中职教师逐渐滋生职业倦怠,丧失专业发展热情。此外,中职教师责任感不强,对于教育事业的专业态度不强,责任意识薄弱,种种因素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中职汽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结合中职教育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交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基地和学校基地优势,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为打造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完善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执行力度不足,如何改善此类问题,应充分契合我国国情,推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可以说,培养合格的双证书汽修专业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结合国家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要求,除了校内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要在校外建立企业顶岗实习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循序渐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汽修专业教师队伍。
(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
        汽修专业实践性较强,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即便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但是实践经验却不足,难以满足汽修专业教育教学需要。对此,学校可以聘请企业汽修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教师,传授实践经验,帮助汽修专业教师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发教师职称评审、晋升制度,与薪酬待遇挂钩,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性,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汽修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鼓励中职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教师转型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夯实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利书.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8):220-221. 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08.133.
[2]赵崇庆.成才视野下的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分析[J].明日,2018,000 (037):P.51-51.
[3]季宇.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淮南技工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做法[J].科学导报,2015,(3):293-294.
[4]高春梅.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时代教育,2015,(24):118,125.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4.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