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省泰州225500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分为实验组(50例,应用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患儿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水平、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48/50)比对照组(82%,41/50)高,P<0.05;经治疗,实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21±1.16)kPa、血氧分压(15.68±3.29)kPa、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水平(26.47±5.02)%,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4/50)低于对照组(24%,12/50),P<0.05。结论 将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治疗更安全且疗效可观,并发症少,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呼吸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价值
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常见疾病,也被称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此疾病以吸气三凹征、呼吸困难和呻吟等为主要表现,甚至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直接威胁了患儿生命安全[1]。为此,及时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保证患儿健康的重点。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肺保护性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课题研究中,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00例进行统计学比对,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6~23h,中位年龄(16.24±0.44)h,实验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24h,中位年龄(16.21±0.43)h,比对两组入组时上述资料提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患儿需接受预防感染、水电解质维持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性治疗。将潮气量控制在10-15毫升/千克,将气道峰压控制在25cmH2O,而呼气末压控制在,同时,呼吸频率应在40-60次/分,连续实施5天治疗[2]。
实验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实施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保证患者肺泡处于开放状态,并结合P-V曲线对呼气末压加以调节,随后将潮气量下降到5-8毫升/千克。
1.3评价指标
(1)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2)对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水平进行评估。
(2)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两组数据,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疗效比较
前者总有效率与后者相比,P<0.05。(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水平分析
治疗前,组间各项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于早产儿,一般在出生6-12小时就会呼吸困难,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患儿还会表现出间断性呼吸暂停、呻吟等症状,因缺氧使其面色灰白且四肢肌张力低下[3]。若治疗缺乏及时性,会直接威胁患儿健康。在机械通气治疗中,要求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处于正常范围,所以必须调节二氧化碳分压,使得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肺泡过度扩张的情况,诱发肺损伤。而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则能够结合P-V曲线对呼吸末压进行调节,随后降低潮气量,使患儿并发症降低,氧气低于30cm,优化临床疗效[4]。
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可以说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化,且并发生发生率下降,血氧分压等指标也有所改善[5]。
总体来讲,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选择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方式,治疗更安全,且患儿的并发症有所减少,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春英,郭文会,牛燕燕.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4):177-179.
[2]李双双.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2):96.
[3]周丽影.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6):106,134.
[4]邓红.集束化护理联合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5):187-188.
[5]冯戈平.氨溴索联合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9):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