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鑑
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王司卫生院 副主任医师 贵州省都匀市 558001
摘要:目的:探讨辅食添加喂养指导在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以电脑产生随机法将本社区300例婴幼儿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分别施以常规健康指导、常规健康指导+辅食添加喂养指导。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微量元素铁及微量元素锌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中辅食添加喂养指导的运用,可改善婴幼儿营养及微量元素指标水平。
关键词:微量元素;辅食添加喂养指导;健康管理;社区;婴幼儿
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增强及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父母开始关注婴幼儿健康喂养问题,且对婴幼儿添加辅食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目前,部分家长对婴幼儿辅食添加认知仍存在一些误区。因此,辅食添加指导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为验证在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中辅食添加喂养指导的运用价值,现对此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社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300例婴幼儿,依据电脑产生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150例。对照组:女64例,男86例;年龄6月~2岁,平均(1.32±0.27)岁。观察组:女66例,男84例;年龄6月~2岁,平均(1.34±0.28)岁。两组以上资料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取婴幼儿均未有先天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家长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管理,包括婴幼儿喂养知识宣教、常见并发症预防、定期体检等。
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加用辅食添加营养指导:1)辅食添加原则:指导家长全面认识涉及喂养的几个重要时期:初喂养时期:幼儿食物应给予液体食物,待幼儿适应后,予以其泥糊状食物,之后缓慢过渡至固体食物。但婴幼儿达到7~9月龄时,添加动物性蛋白质,譬如鱼类、蛋类、肉类等;12月龄时,增加婴幼儿辅食类型,可予以混合肉类馅状食物及碎丁状蔬菜,辅食添加过程中严格遵循从液体-糊状-固体食物、从稀到稠、从少到多、从细到粗的、从单一到多种的原则。2)辅食添加时间:喂养方式若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通常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4~6月龄,而若为单纯母乳喂养方式,则6月龄可给予辅食添加。在婴幼儿达到6月龄时,奶量摄入控制在每次180mL,并逐渐从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进行缓慢转换。非乳类糊状食物添加时间应控制在婴幼儿6月龄后,不可早于4月,以避免辅食添加过早而导致婴幼儿身体不适或过敏。3)辅食添加类型:婴幼儿辅食类型包括蔬菜与水果、植物蛋白、动物性蛋白、奶类及谷类5大类,健康宣教过程中,应明确告诉家长各类食物对婴幼儿生长及发育均具有重要作用,应合理设计婴幼儿饮食方案,保持其饮食摄入的均衡性,以充分满足其营养素及热量需求。辅食添加期间,应优先选取谷类,其次为根茎类素材,之后为水果。4)循环渐进添加辅食:对新类型食物,应进行尝试,8~10次后婴幼儿若未出现腹泻、过敏、便秘等问题,可持续喂养,反之,则应立即停止喂养。喂养时,尽量选用勺喂养方式,以帮助婴幼儿形成吞咽反应,促进其神经心理发育,增加其进食欲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收集两组干预前后静脉血4mL,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以生化法,检测两组微量元素铁、锌。
1.4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学软件SPSS24.0中录入数据,计量/计数资料[(±s)/n(%)]施以t/X2检验,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微量元素铁、微量元素锌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观察组均较高(P<0.05),见表1。
3 讨论
科学添加辅食对婴幼儿良好生长及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故而应加大对儿童喂养及辅食添加方面的健康宣教及合理指导,以提高婴幼儿喂养质量,保证其健康生长。诸多研究表明[1-3],随着婴幼儿的逐步成长,母乳喂养已难以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此时应适当添加各类辅食,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儿保指导内相关建议,婴幼儿4~6月开始给予辅食,而世界卫生组织喂养指导中则提议应从婴幼儿6月起给予各种辅食[4-5]。另外,于增加辅食基础上,应注意以蔬菜水果、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奶类、谷类等为主,添加辅食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种等原则。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微量元素铁、微量元素锌与对照组比,显著较高。可见辅食添加能促进患者营养及微量元素指标的改善。
综上所述,辅食添加指导于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中的运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慧, 张红, 陈慧,等. 新疆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11):29-33.
[2]董开衢, 单钱艺, 周静,等. 上海市婴幼儿摄入配方奶粉的膳食营养调查[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10(5):1147-1152.
[3]孙亚莲, 何小颖, 吴翠玲,等. 早产儿食物转换期喂养情况的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22):33-36.
[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4):392-417.
[5]许培斌,尹春岚.婴幼儿养育照护中的回应性喂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9):95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