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刘戈 邹丽鑫 孙晓红 胡丹丹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使用一种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情况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风险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增加应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手术策略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有显著降低,安全性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技术方法降低患者眼压对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干预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手术;效果;安全性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是由于眼球前房角关闭,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所致,患者往往出现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等症。其中持续性眼压升高(指眼压长期处于在5.20 kPa(40 mmHg)以上的状态)对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预后有较大影响。研究发现,在持续性高眼压下行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手术成功率偏低(63.19%,2010年数据[1])。但只要重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好术中技术要点以及术后处理,可以减少其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保持有用的视功能[2]。本科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采用若干术前及术中降低眼压的方法改良手术,取得较好效果,患者预后良好,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选取2018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间,本科室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0人,患者平均年龄(56.35±8.45)岁1观察组患者50人,患者平均年龄(58.31±8.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别(p>0.05)。全部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两组患者的术前平均临床资料如下:心率(90.15±10.26)次/min,血压(120.32±20.56)/(82.15±5.23)mmHg,呼吸频率(20.45±2.10)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94.15±3.82)%。其他检查结果详见表1。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按照我国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病情分期,属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和急性发作期且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原发类型为虹膜膨胀型、高褶虹膜型或混合型的;患者依旧保有0.1及以上视力水平的。
排除标准:用药后可较好控制眼压的;按照我国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病情分期,发展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终末期的,经本科医师认定无手术价值的;近一年内已经接受过其他眼科手术(如激光虹膜切除术)的;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对研究中用药有不良反应的;其他本科认为不宜纳入研究的。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治疗办法,观察组采用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手术方案如下:
1.3.1术前准备
术前先做眼底检查和房角镜检查,确定符合手术指征后方可准备手术。
在进行手术之前,本科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医学嘱托,包括手术前的注意事项:(1)应在术前提前适应在床大小便和卧床自理能力;(2)应在术前做好心理准备,好好休息;(3)应在术前8小时内禁食,减少饮水;(4)应在术前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尤其有既往用药史的患者,须在术前停大多数抗凝药或遵循医嘱更换药物;(5)应在术前签署好相关文件,如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等,并缴纳好对应款项,有保险的患者可根据情况与住院部联络保险事宜。
1.3.2对照组手术方案
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由局部给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术者持器械于周边部虹膜上1~2点钟方位制作一个切口,垂直角膜缘呈90°角剪开结膜,分离结膜下组织。随后进行灼烧止血,准备进行前房穿刺,方法为持器械沿角膜缘垂直巩膜的防线切1~2 mm,深度约1/2的切口,从切口正中切穿全层角膜缘,然后扩大切口,压出虹膜后剪切之。最后使虹膜复位,冲洗前房,缝合创口并进行灼烧止血[3][4][5]。
1.3.3观察组手术方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方法的基础上,额外应用了如下降低眼压的方法:(1)术前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及口服0.5 g醋氮酰胺[6]。(2)浸润式麻醉眼球后间断柔和的机械压迫眼球,缓慢降低眼压。(3)术中在行各术式前行前房穿刺,间歇多次缓慢放出少量房水使眼压呈阶段性下降。(4))术中从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溶液使之形成前房,并调节缝线的松紧度,使之在保有一定的滤过量的同时维持前房稳定[7]。
1.4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长期随访,研究用药后6个月时患者视力水平的变化情况(即用药6个月视力-用药前视力),另采用0~2分制的闭角型青光眼症状评价指标,0分指症状临床分期减退,代表症状好转,1分指症状临床分期无变化,代表症状维持不变,2分指症状临床分期增加,代表症状发展恶化。
本次研究还以几项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症状积分作为指标进行手术安全性评价,采用0~3分制,0分代表无症状,3分代表严重症状。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后视力和视网膜病变症状积分指标对比
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维持的较好,对照组则维持较差。而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指数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采用手术技术方法降低患者眼压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治疗中起较好效果。详见表2。
2.2两组患者经相关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症状积分对比
在治疗6个月后,可见观察组患者副作用症状积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手术技术方法降低患者眼压后手术更加安全。详见表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手术技术方法降低患者眼压对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干预有积极意义,应用术前和术中降低眼压的方法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灵敏度上升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副作用更低,安全性提高[8]。
本科认为,造成手术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二点:第一、术中眼压骤降,病变坏死的血管被牵拉而破裂出血。第二、高眼压状态下,眼球炎症严重,充血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切开前房时毛细血管破裂而造成眼内出血[4]。另有研究表明,手术患者高眼压状态持续的时越长,眼压指数越高,手术的风险和失败几率就越高。资料显示,术前眼压高于40 mmHg的急性发作期患者,预后效果普遍很差,视力功能的损害往往无法恢复,甚至可能造成失明。因此,术前眼压控制在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于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从金菊,张新法,胡丹.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04):761-763.
[2]韩冬,卢文胜,王晓冰,杨绍辉,程彦彦,李砚彬,吕建华.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02):127-129.
[3]韩永钊,栗慧娜.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06):501-503.
[4]万丽.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74-2076.
[5]刘辉,吴苗琴,张岚,郦晓霞.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微创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眼科新进展,2015,35(05):476-478.
[6]吴敏,胡竹林,陈燕华,郑志坤,沈蔚.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眼科新进展,2015,35(02):154-157.
[7]刘艳艳,余涵.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02):160-162.
[8]宋五德,梁章海.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4,34(04):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