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兰
南宁市江南区高岭小学,广西 南宁市 530031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一轮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目前小学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紧贴实际,推陈出新,效果明显,因此,采用灵活的、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语文是每个学校历来都非常重视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方法是老师研究最多的方面。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有效途径。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引导,使学生迅速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教育的现状
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阅读是他们搜集信息、发展思维、认识世界以及获得审美的关键途径。小学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经验限制,很多时候并不能较好的独立开展阅读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提示,意识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性。同时,强调小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精神世界。针对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内容来看,他们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非常的重视,相关教师会充分利用好相关教材,并结合多种课外资源,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形式的阅读教学,引导小学生一步步地学会相关知识。国外的教育观念比较重视小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致力于通过小学生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去进行相应的阅读学习。
二、建立联系,引导情境思维
掌握学习方法,具有阅读能力,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不如中学生那样领悟能力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能简单的将抽象的阅读方法直接给学生,要他们死记硬背;也不能以学生自己能阅读家就可以不管不问,让他们盲人摸象,不得要领。老师应该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设立思维情境,让学生主动而又自由地进行阅读,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真正的有益之材,在老师与学生共同探寻中让学生领会学习的方法[1]。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麻雀》这一课时,在理解“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个句子时,参照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麻雀一定要飞下来,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相关句子,谈一谈体会。思考这个问题时,必然会联系“呆呆地”、“无可奈何”等词语来理解。然后让学生思考,是什么给了老麻雀这样的勇气,联系前后的叙述,找出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关键词语,再谈谈体会。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上下联系、读后想前,整体感知,是学生在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同时,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
三、 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加深学习记忆
成功的学习实践能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善于教导学生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回顾一下学习过程,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过程当作认知对象,使学生总结出阅读的成功经验,为以后运用这些阅读规律去学习新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课中,学习课外读物中《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第5段,这段写毛主席下意识踌躇了一会,到用手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这一段动作的变化,引导学生谈谈毛主席的对儿子的爱,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叙述谈谈毛主席为什么会做出把儿子留在朝鲜的决定。至此,学生应该理解了,但老师应该继续深化,再引导学生回顾整个阅读的理解过程,找出规律性总结,体会人物思想和感情,要抓住人物的态度变化,体会人物在当时的背景中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法指导必须是老师为主导,要因势利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有学习的主动权,课本让学生阅读理解,思考让学生自己做,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独自领悟,这样,让阅读方法称为学生独自领悟获得的宝贵的学习方法。
四、 举一反三,巩固学习方法
对于学习的领悟和掌握,学生不是一下子就学会了,真正做到掌握并理解的阅读方法,形成属于自己拥有的学习能力,还有一个不断总结和慢慢领悟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一种阅读学习的方法后,还要指导他们讲这种方法运用到相类似的学习体验中,让他们多熟悉这种方法,尽快掌握,形成内化,变成真正属于自己家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2]。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其写法相同,引导学生找到相同的写作特点,先写景,再写情,中间夹叙夹议,把握了这个顺利规律,基本上就了解了古诗的基本写法,在有绝句和用韵,这些都是古诗固有的写法特点,这样的讲解对于学习迅速掌握学习方法很有裨益。
五、强化训练,灵活运用学习方法
学生学会了方法,但也不一定就完全学会阅读。真正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是把学生的方法归纳内化,成系统的、完整的、成熟的认知学习能力。这样的过程需要老师不厌其烦长期工作,在课堂上从每个细节和环节入手,有意识、有顺序的推进,做到持之以恒。掌握阅读方法,就要反复运用、强化,逐渐的养成这种学习方法思考的习惯,称为内化的,条件反射式学习方法[3]。
例如,在总结每段落中心思想时,每个学生因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中心思想,老师不必要下结论谁对谁不对,而是要引导学生讨论,展示各自己见,思路和原因。通过讨论学会自主的思考和批判的思考,这才是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正确思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通过建立联系,引导情境思维;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加深学习记忆;举一反三,巩固学习方法;强化训练,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就是使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阅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语文知识拥有量增多,同时培养出小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并内化于心,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刘美.培养教师阅读习惯 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关于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研究的拓展探究[J].贵州教育,2020(21):9-12.
[2]刘征.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浅谈[J].学周刊,2020(33):155-156.
[3]王晓艳.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教育艺术,2020(10):45.
[4]叶玉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4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