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内科疾病用药临床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3期   作者:林敏红
[导读]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在人类平均寿命增加的同时,

        林敏红
        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成都   610100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在人类平均寿命增加的同时,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并且人们日常的饮食中会存在高糖、高盐、高脂肪饮食结构,这就容易让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明显增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到了老年阶段,身体的各个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都出现衰老,全身各个系统功能退化,这就容易引发一些内科疾病,进而就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同时,老年人患病后,对于药物在身体里吸收、分布、代谢及药物的排泄都可能会产生影响,同时,老年人患病可能是多种疾病相叠加的情况,医生如果不能准确用药,就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更加复杂化。
        老年人内科疾病用药原则
        第一,受益原则。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的指证,患者要根据医生的叮嘱进行服药。由于老年人患病可能是因为一种病而引发另外一种疾病的发生,出现病症叠加的情况,用药就要格外谨慎,所以患者不要擅自进行配药、吃药,用药不正确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严重的危及生命,降低用药的风险比值。因此,用药要单纯,能用一种药解决的不用两种,必须用两种能治好的不必用三种,如用两种药是要比单一一种药量要小。
        第二,药物原则。医生用药要了非常熟悉药品的属性和病人的患病情况,首先要了解药物的局限性,其次抓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治疗,接着选用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然后重视非药物治疗,最后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医生根据5种药物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对症用药。因此,医生选用药要慎重,针对病症选用疗效确切,没有毒性,没有反应,安全可靠的药物。


        第三,小剂量原则。老年人各个器官的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用药量规定为成人量的四分之三。老年人在初始治疗的过程中,开始用药量一般是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然后在根据临床反应进行药量的调整,直至出现满意疗效而无ADR为止。因此,患者用量要小,按成人剂量的小量应用,还要根据年事越高剂量越小的原则,输液速度要慢,剂量不要过多。如果患者是急症的情况下,应当进行注射时,由于老年危重病人口服肌肉注射吸收会很缓慢,应多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效果。
        第四,择时原则。老年人生病要及时就医,能够将治疗时间控制在最佳治疗时间的范围内,并且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第五,暂停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一旦出现新的症状,要做出准确的判断,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是病情新的进展。如果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立刻停药,如果是病情的新的进展,首先避免滥用药物应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将老年人的用药种类减到最低水平,并尽量不用肾毒性药物。因此,用药疗程要适当,症状恢复即停止用药,用药时间不可过长,适可而止。
        同时,老年人服用的药物如果是主要经过肝脏代谢的药物,用药量应当减少到常规成人剂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如果是主要经过肾排泄的药物,应该根据公式计算小球率过滤后相应的减至常规成人剂量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或延长给药间歇。因此,护理人员对用患者应该定期的进行细致观察,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与肾功能有关的生化指标,必要的时候监测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一旦出现毒副反应需要立即给与及时处理。
        老年人患病无论是在临床表现,还是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都比青年人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临床医学内科门诊药物处方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老年人在内科门诊用药及内科门诊心脑血管用药的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占全部用药的一半以上,因此,老年人病情复杂多变,在用药的时候需要高度关注,重视药物在CYP450亚型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合并用药种类,防止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同时,老年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可以合理的适用中药,明确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拓宽治疗老年人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