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麻醉护理管理中使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临床作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3期   作者:王磊 邵兵
[导读] 浅析麻醉护理管理中使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临床作用

        王磊  邵兵
        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省 沈阳市110016
        【摘要】目的 浅析麻醉护理管理中使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临床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是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运用掷色子法将其分成两组,在麻醉护理管理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分析每组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麻醉护理指标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麻醉护理总满意率(98.04%)比对照组(86.27%)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麻醉护理管理中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有着良好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麻醉护理管理;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合格率;满意度
        近些年手术技术逐渐提升高,已经成为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中麻醉是主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承担着麻醉护理工作,但是存在流程不规范、界限模糊等情况,所以要加强麻醉护理规范化管理,确保护理质量和麻醉安全[1]。本院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运用中取得较好成效,现将研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102例,都是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做手术的患者,在分组时运用掷色子法,分成各51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1-47岁,均值(32.54±4.16)岁,包括24例女患、27例男患;实验组患者年龄20-49岁,均值(32.71±4.23)岁,包括23例女患、28例男患。同时,麻醉科护理人员共计23人,年龄范围20-41岁,其中18例女性、5例男性,文化水平:7例大专及以下、16例本科及以上。每组手术患者上述资料符合研究要求,差异极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麻醉护理管理,即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实验组则运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流程如下:
        1.2.1 体系及质控小组建立:在护士长和麻醉主任牵头下,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组长、护士长、麻醉主任四个级别,实施分级管理。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分别为资料组、安全组、感染控制组、品管组,每组设置一名组长,2-3名组员,分为6年以上资深麻醉科护士,和3年以上经验的护理人员。
        1.2.2 各小组质量管理:①资料组: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实施三级保养管理措施,每周组员做保养和管理,每2周检查设备性能和急救药品合格情况,每月进行两次卫材、稽核药品管理。②安全组:制定麻醉护理质量登记表和电子系统,将每组患者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做好记录。品管组围绕相关问题每月作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持续提高护理的规范性、标准性。③感染控制组:完善相关感染管理制度,从麻醉物品、人员层面设计质控核查表,指标包括用品消毒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等。每月做三次稽核,做一次菌落数检查,若不合格进行改进。④品管组:为确保麻醉记录单更加完整,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病历书写制度,每月抽查至少20分,评价内容有:有无医护人员、生命体征记录的完整性、错误修改少于2处、基本信息完善等。如有问题查明原因,持续改进。
        1.2.3 组长质量管理:负责各自小组工作的监督指导,每月进行一次组内总结会议,分析一段时间内计划实施效果、出现的问题,制定内部协调制度,解决存在的问题;将组内稽核结合提交给护士长。
        1.2.4 护士长质量管理:协调各小组展开日常工作,对护理质量做全面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各组长提交的考核结果,予以相应的奖惩;汇总全科每月相关数据。
        1.2.5 麻醉科主任质量管理:作为管理体系的最高领导者,每三个月做一次总结会议,分析质控工作展开情况,以及整个科室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整个科室护理质量,制定医护沟通制度;围绕麻醉护理控制内容与全院相关科室做协调,将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掉。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每组麻醉护理合格率,根据相关规则制度,评价药物与设备管理、仪器保养、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麻醉物品消毒、洗手规范性、麻醉记录完整。
        1.3.2 比较每组患者麻醉护理质量满意情况,以调查表方式展开,采用百分制,分为三个等级,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值分别为0-60分、61-84分、85-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4.0软件整理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分析每组麻醉护理合格率
        实验组手术麻醉护理各指标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每组麻醉护理合格率(n,%)

        2.2 分析每组手术患者麻醉护理满意度
        每组手术患者麻醉护理总满意率相对来说,实验组占比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分析每组手术患者麻醉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手术麻醉会因为患者和疾病的不稳定性、复杂性,而提高护理的难度。如果没有高效的管理制度,就无法确保麻醉护理质量,给患者埋下隐患,影响麻醉以及手术质量[2]。四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是目前备受认可的管理方式,根据科室特点,首先会组建管理小组,组间配合,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其次,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本组的工作质量,确保日常工作有序展开;然后,护士长作为第三级管理者,对所有小组进行监督管理,协调每个小组之间的工作;最后,作为最高层级管理者,麻醉科主任把控全局,并与外部科室协调,保证持续改进管理质量。实验组患者在麻醉护理管理中应用了这一方法,与采用传统麻醉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相比较,有着较高的麻醉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确可以提高麻醉护理管理质量和满意度。
        总而言之,麻醉护理管理中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有着良好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俊鸽. 分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应用于麻醉护理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v.48;No.305(3):243-244.
[2]汤金菊, 朱琳, 魏青. 质量控制模式在麻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v.28;No.313(6):136-137.
作者简介:王磊,1985.0307.,女,汉,辽宁省,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