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运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3期   作者:彭苏娟
[导读] 对母婴同室临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的可行性

        彭苏娟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贾汪    221011
        【摘要】目的:对母婴同室临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的可行性。方法:纳入范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选择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指标,组别均分,观察组新生儿行母婴同室干预,参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水平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水平数据更优,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数据对比显著。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措施在临床实施的价值较高,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护理水平,及时了解产妇意愿,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母婴同室;运用效果

        母婴同室护理方案是指产妇娩出胎儿后或新生儿出生1d内将其与产妇安置在同一房间内的护理措施。产妇将胎儿娩出后,新生儿各项身体功能均为完全发育,同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使其较成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而言是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母婴同室护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纳入范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选择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指标,组别均分,观察组新生儿行母婴同室干预,参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一般资料数据P>0.05为比对无意义。
        参照组新生儿中女性8例,男性12例,最长胎龄为41周,最短胎龄为37周,(39.5±0.1)周;
        观察组新生儿中女性7例,男性13例,最长胎龄为41周,最短胎龄为38周,(39.9±0.2)周。
        指标选择标准:所有产妇、新生儿病例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单胎妊娠;足月出生;
        选择病例排除范围:排除配合度较差或中途退出的产妇;排除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排除存在意识障碍及认知障碍的产妇;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的产妇及新生儿[1]。
1.2方法
        参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新生儿行母婴同室干预,观察组新生儿型母婴同室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小便护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娩出后会出现排尿现象,是因为新生儿娩出后肾脏浓缩功能发育不全导致的,出生2d内,新生儿每日排尿在三到四次,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日排尿需六次以上,若新生儿每日排尿低于6次,则需指导产妇加强喂养,避免新生儿脱水。
        2)新生儿娩出后会排胎便,一般大便颜色呈黑色黏糊状或深黑绿色;若新生儿超过一天不排便需及时汇报主治医师,并判断其是否存在消化道畸形。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日需排便三次以内,若新生儿两天为排便,则需指导产妇加强喂养。新生儿大便较干,需观察新声儿是否存在腹胀情,情况严重时可遵循医嘱予以新生儿开塞露灌肠处理。
        3)采用无菌气门芯扎紧新生儿脐部,包扎采用无菌绷带,新生儿出生第二天可不包裹,脐部凹陷及其残端使用碘伏棉签擦拭,在脐带完全干燥后可剪掉脐带残端,保持新生儿脐部护理,保持新生儿脐带卫生及干燥。
        4)由于新生儿皮肤角质层未完全发育,加之新声儿皮肤柔嫩,使其皮肤极易出现损伤,因此护理人员需像患者家属强调细心护理新生儿皮肤,每日晨可开展一次沐浴;选择质地柔软的尿布。
        5)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例如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意义,优点等,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
        6)目前新生儿娩出后正常体温维持在36~37度,若室内温度过高会导致新生儿是否出现脱水,保温过度等不良症状,需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定期开窗通风[2]。
1.3 评定指标
    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水平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卡方检验以%呈现,t检验以呈现,数据计算方式采用SPSS23.0软件,两组数据P<0.05为比对差异大。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水平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水平数据更优,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其中满意12例,占比60.00%、基本满意8例,占比40.00%,无不满意数据;参照组满意度为80.00%、其中满意8例,占比40.00%,基本满意8例,占比40.00%,不满意4例,占比20.00%。
2.2 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经调查研究显示,产妇娩出胎儿后全新的外界环境会形成一定的刺激,影响新生儿各项激素水平,同时出现不同类型的应激反应,例如长期觉醒、间断性啼哭等,加之新生儿各项身体机能均未完全发育,使得新生儿更易感染传染病,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可见,新生儿护理措施对其外来发育及身心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3]。母婴同室护理方案作为新型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满足产妇及新生儿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提升护理水平及护理针对性,促进护患关系改善,降低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4]。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水平数据更优,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数据对比显著。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护理措施在临床实施的价值较高,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护理水平,及时了解产妇意愿,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小妹.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20,6(8):27-28,38.
[2] 张娟.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6):163-164.
[3] 岳恒洁,高霞,魏琴.精细化管理在母婴同室中对新生儿感染预防效果及产妇满意度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8):3-5.
[4] 王新红,李艳,陈红.利用母婴床旁护理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3):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