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3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间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各30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心率、呼吸、O2分压与CO2分压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需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护理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务必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这对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引言:
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不断发展会衍生出诸多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不但治疗难度很高,而且危险性更大[1]。本文将探讨的是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间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各30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参考组中男女各有17例和13例,年龄在40岁到69岁之间,平均为(56.4±3.2)岁。研究组中男女各有18例和12例,年龄在42岁到69岁之间,平均为(57.1±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根据分组状况护理方式不同。参考组为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的病情监护,鼻饲导管护理,血糖指标控制等等。
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一般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密切关注,特别要注意患者的心率、呼吸次数等,根据需要为患者提供机械通气,另外为患者实施胃肠道或鼻饲营养支持。
(2)肺部功能护理。引导患者采用半卧位知识,并指导患者在肺部扩充器的作用下,展开肺功能训练,每天早晚训练1次,使患者的肺活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以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另外为患者实施排痰协助,以叩背的方式近况让患者将肺部分泌物成功排出。
(3)气道开放护理。对患者的气管插管状况保持密切关注,尤其要注意其位置、深度不能发生变化。对患者上肢部位要实施一定的约束,以免出现患者自己拔管的现象。患者在气管切开使其,护理人员要每两小时左右帮助患者叩背、翻身,对鼻内分泌物实施清理,协助患者将痰液排除,并为患者实施气道湿化操作。另外每天要对切口纱布实施至少两次更换;另外在每次吸痰前后两分钟时间内,要为患者提供高流量吸氧,且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得超过15s[2]。
(4)原发病护理。对患者的血糖指标保持密切监控,治疗期间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胰岛素控制血糖;每5h对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展开检测分析。另外,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果出现焦躁、面色苍白、气促立刻通知医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O2分压与CO2分压.(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心率、呼吸、O2分压与CO2分压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需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2。
表2 血糖指标对比(mmol/L)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说,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尽快将患者从危险状态解救出来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心率、呼吸、O2分压与CO2分压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需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综上所述,在护理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务必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这对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柳,王录会,赵晓婷,李领侠.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81+184.
[2]张培.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017(001):37.
[3]徐玉娟.糖尿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02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