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清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使得我国各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肝胆手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患者对于肝胆手术的认识不是很全面,从而使得患者在心理上形成了消极与不良的情绪。为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累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需要接入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减轻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与日俱增。肝胆手术是治疗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胆囊结石、胆道肿瘤等肝胆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切除病灶组织,防止病情的持续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是手术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疼痛程度的加剧、长时间受到疼痛症状的困扰,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患者的疼痛感受更加强烈。在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减轻疼痛症状、消除负面情绪,对于促进其术后快速、良好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某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应用单育随机法,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纳入标准:1.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肝胆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障碍;③对于手术不耐受。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29-73岁,平均53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30-74岁,平均54岁。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准备充分,进行健康教育和手术指导,让患者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保障其睡眠质量,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表现。术后恢复期间,加强对手术部位的防护,观察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通过药物镇痛、肢体按摩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注重饮食管理,保障营养的充足供给,有助于加快手术切口部位的愈合。观察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内容,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其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变化,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倾听患者的倾诉,并真诚的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来获取患者的信任。这一过程也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患者的病史,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整体的评估,以便于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提高护理效果。2.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讲解有关肝胆手术的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反馈出来的情况进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耐心情倾听患者的倾诉,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为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可以给患者讲解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也让患者对肝胆手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3.术后恢复期间,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对于疼痛症状进行评估,关注患者的耐受程度和行为反应。根据患者的主诉及行为表现,了解其疼痛程度的同时,明确其心理特征,如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与个人喜爱的活动当中,将患者的注意力由自身转移到阅读、讲笑话等方面,分散其注意力,进而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疼痛阈值,提高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能力。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需求,及时予以满足。
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做到细嚼慢咽,确保营养的充足供给和吸收,以促进手术创面的快速良好愈合。4.亲情支持:积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应给予患者充分的亲情支持和关怀,从而为患者术后康复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氛围,使患者感受到家人、朋友的温暖和关怀,从而树立康复信心并能够维持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术后24h、48h和72h的疼痛VAS评分,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x±s)分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肝胆手术患者而言,普遍存在紧张、多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心理应激反应往往会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上手术本身也属于一种应激源,术后往往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负性情绪加剧,影响手术效果,甚至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尤为重要。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对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运用和认可,其结合健康宣传、护患交流、家属合作等护理内容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干预,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拉近护患关系,患者也对护理和治疗的手段有深入理解,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同时,家属的鼓励和支持更是提供面对疾病的动力。心理干预让患者的焦急、紧张、忧虑等消极情绪得到缓解,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肝胆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该深入的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中,在术前准备阶段,关心患者的实际感受,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需求。在健康宣教和手术指导的过程中,重点解答患者所关心的问题,消除患者对于疾病、手术的担心和顾虑。在日常生活中,为其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让患者得到良好的放松,同时在情绪调节方面提供指导,进而在手术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后持续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手术切口部位的防护,避免受到刺激、压迫和污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参与个人喜好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其集中于自身的疼痛症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家人和护理人员的关怀、体贴,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并在精神层面获得鼓励和支持,对于术后康复更加自信、乐观,进而减轻其疼痛症状。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同样优于对照组,反映出心理护理可以很好地改善肝胆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术后疼痛症状具体积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减轻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减少负面情绪与疼痛症状的相互影响,进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间的舒适度,加快其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马金兰.阶段性心理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病人负性情绪改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27):123-124.
[2]葛德湘.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1):187-189.
[3]王燕.观察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