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咸树
陕西省白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陕西 白河 725800
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究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4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治疗前筛选,并且进行记录,要求本次选取的患儿的年龄性别,治疗前主要的各项指标上具有可比性,差异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治疗观察。最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最后结果显示出,实验组小儿脑瘫的恢复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康复治疗,而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那么其治疗效果欠佳,本文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使用康复治疗,具有着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小儿脑性瘫痪俗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指发育中的脑损伤所导致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和姿势控制异常的永久性障碍,多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肌肉骨骼障碍。
发病率在发达国家约?1.5‰~2.5‰,我国约?1.8‰~4‰。
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脑发育期间,遭受的各种脑损伤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脑性瘫痪。
症状主要包括运动发育障碍、异常姿势、肌张力改变、反射异常等。
物理治疗、功能锻炼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重度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部分患儿合并智力障碍、癫痫、语言发育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骨关节发育异常、继发营养不良、心理行为等问题。
运动发育障碍的表现。
大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等早期运动发育里程碑落后超过2~3月龄。运动里程碑落后出现越早、延迟越长,提示病情越重。
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伸手抓物、手指捏物等动作落后超过?2~3?月龄。
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肌张力过高或过低,不能完成自主运动,出现异常运动。
主动运动减少。新生儿期吸吮能力差,少哭;2~3?月龄双腿蹬踢少或仅单腿蹬,手的活动少。
姿势障碍和肌张力改变。表现为持续头后仰、斜颈、四肢痉挛,手常握拳,7?月龄后拇指仍呈蜷握状,上臂常向内旋转、后伸,行走时足跟不能正常着地,出现剪刀步(双腿走路有交叉),甚至角弓反张(颈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查体提示内收肌角小于90°[1]。
反射异常。原本应当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退的原始反射延迟消退,一些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有一些神经系统检查(锥体束征)异常。
按临床表现分型
痉挛型。病变可以影响全身或身体不同部位,主要表现为使肢体弯曲的肌肉(屈肌)肌张力高、持续痉挛。
不随意运动型。一般影响全身,可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失调和震颤等。肌张力变化呈不稳定状态,活动或紧张时增高。
强直型。一般影响全身。
共济失调型。主要病变部位为小脑,一般会影响全身,多表现为共济失调伴有平衡、协调障碍或震颤。肌张力多偏低。
肌张力低下型。病变部位不确定,一般影响全身。多为不随意运动型的早期表现。
混合型。可以存在多个病变部位,一般影响全身。
按瘫痪部位分型
单瘫。运动障碍的部位主要为单个肢体。
双瘫。运动障碍表现为上肢轻,下肢重,多为全身受影响。
三肢瘫。运动障碍为三个肢体,躯干受影响较轻。
偏瘫。一侧躯干以及上下肢。
四肢瘫。四肢全身受影响。
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
智力障碍。75%?的脑性瘫痪的儿童智力落后,其中?50%?为轻度或中度,25%?为重度。
癫痫。25%?的脑性瘫痪儿童伴有癫痫。出生后颅内感染、出血等原因所致的脑瘫多伴有癫痫,1?岁以内发病,以痉挛性四肢瘫和偏瘫更为常见。
语言发育障碍。30%~70%?的脑性瘫痪儿童伴有语言发育障碍。
视觉障碍。20%~50%?的脑性瘫痪儿童伴有视觉障碍,最常见的是内外斜视、眼球震颤、凝视障碍等,多与孕妇产前宫内感染有关。
听觉障碍。新生儿核黄疸所致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伴有听觉障碍。
骨关节发育障碍。因髋关节过度向前、向内,50%?的痉挛性脑瘫儿童会发生进行性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膝关节可能形成外翻或内翻,还可能出现马蹄足、足内翻或外翻[2]。
其他。脑性瘫痪的儿童可合并吞咽或喂养障碍继发营养不良,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如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康复治疗是临床上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而实施的声、光、电、磁、热等综合的治疗手段。包括:一、神经康复,如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康复帮助患者建立坐、站、走、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锻炼。二、运动康复,主要是针对骨折术后引起的关节、肌肉功能障碍而实施的康复手段。三、心脏康复,如心肌梗死,心肌功能衰竭后而进行的心脏方面的功能锻炼。四、肺脏康复,如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减弱而实施的康复手段。其他还包括肾脏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功能锻炼康复等,康复治疗是综合的临床学科。
针刺是通过使能量进入或离开人体的方式,使阴阳两者恢复平衡的。其手法是在人体的特定穴位,用很细的针刺入人体。在每个耳朵上有100多个穴位。穴位沿着与人体器官相联系的路线分布着,但并不与神经对应。将针刺入耳朵上的某点,能够缓解身体应部位的疼痛或不适(不要在自己的身体上试针,针刺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3]。
小儿脑性瘫痪的常见原因
出生前因素,包括母体因素(妊娠期感染、药物、大量吸烟、酗酒、物理化学因素、营养障碍、贫血、疾病等),遗传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出生时的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产伤和多胎等。
出生后因素,包括缺血性脑病、胆红素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低血糖等。大多发生在出生后?18?个月之内。
24~34?周早产儿的脑损伤,多继发于缺氧、感染所致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遗传性疾病、早期脑发育中大脑的继发损伤、脑发育畸形、出生后窒息等多见于足月儿[4]。继发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瘫与基底节、丘脑、大脑灰质不同程度的损伤有关。
新生儿及婴幼儿脑瘫症状与脑损伤发生时间相关。
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4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治疗前筛选,并且进行记录,要求本次选取的患儿的年龄,性别,差距在可控范围内。本次选取的小文儿患者及年龄,平均在25个月至148个月之间。对比患儿的一般资料可知其差距不大,但是具有可比性。
2.排除标准
①年龄小于一岁的患儿。
②患儿伴有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的患儿。
③患儿伴有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具有进行性疾病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3.方法
实验组的话呢,先用75%的酒精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再进行针刺穴位,选取的穴位有百会,神庭,平刺0.5~0.8寸左右;风拂草皮夹以下方向针刺一寸,切勿向上进行针刺,以免误入枕骨大空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四神聪分别从4个不同的方位是向百会;背俞穴以进行斜刺,其余穴位者进行常规的诊治方法。当患儿的体针得气后[5],则不进行留针头,针则留针40分钟左右。然后再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首先要维持患儿正常的肌张力所常有的活动模式,先服骨盆轻轻地向前后进行摇动,选取侧卧位置,可减轻生长的痉挛模式;完全屈曲或伴曲曲上下肢左右进行摇摆,选取仰卧位,利用屈曲模式,抑制过强的伸肌痉挛模式;先分开腕儿大腿坐在训练着腿上火,原本垫上进行慢慢的摇动,训练,患儿下肢屈曲外展,坐在圆滚垫上,让患儿双脚着地受压,可有助于其放松下肢的肌张力;仰卧在训练球上进行训练,轻轻的弹上弹落或者前后进行摇动,伸直上肢,屈曲下肢,以抑制痉挛模式;仰卧在训练球上进行加压训练,或者进行慢慢摇动来抑制屈曲痉挛模式及促伸展模式。
对照组的患者则使用单纯的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同实验组的康复治疗方法相同。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数据分析,治疗前后评分比较用t检验。
5.结果
组别 n 康复效果良好 无效果 恢复一般
实验组 20 15 1 4
对照组 20 10 3 7
最后结果显示出实验组康复效果良好的话,而有15例,无效果的有1例,康复恢复效果一般的有4例;对照主康复效果良好的有10例患儿,无效果的有3例患儿,恢复一般的有7例患儿。最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可见,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是非常有效果的。
6.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6],在中医中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儿先天胎腹不足或者是后天失养致使脑不足,气血不足,发育迟缓的情况,传统的中医针灸法,在脑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针刺治疗脑瘫的临床实践当中,通常不是一总选学位的方法或者增值方法,往往都是几种方法交叉进行使用[7]。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儿脑细胞功能的重建以及理论基础是中枢神经可塑性的理论,其基质为外周刺激作用,大脑皮层诱发潜伏通路和使突触启用。在患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其局部的脑细胞的损伤或者丧失,可有宁静的脑细胞,通过轴突绕道投射树突,出现不寻常的分叉或产生新的神经突出等形式,达到代偿的目的,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真实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可以改善局部血液的供应,促进脑细胞的功能代谢,达到恢复冥界细胞的功能作用[8]。
参考文献
[1]汪杨. 针刺、温和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临床观察[D].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
[2]贾倩芳. 运用腕踝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D].新乡医学院,2019.
[3]吴值荣,马彩云,尚清,张继华.中医康复理疗结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03):301-303.
[4]李延菊.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
[5]范文军,王立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4):2743-2744.
[6]陈智.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7]蔡中,崔宝佶,刘彩红.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98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8(09):4-5.
[8]刘永锋. 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