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3期   作者:李景秀
[导读]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影响

         李景秀
         天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安徽 天长 239300

         摘要: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抽取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行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37例,行吉非替尼治疗同时,应用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吉非替尼、化疗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吉非替尼;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引言:相关调查显示[1],在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比80%,病死率较高,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当患者确诊后,多为晚期状态,对患者治疗十分不利。吉非替尼属于抗肿瘤药物,药物应用不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毒副作用相对较少。同时,有研究[2]发现借助化疗完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疾病控制效果十分明显。本文以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作为研究重点,以院内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样本,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双盲法分组,观察组(n=37)性别:男/女=25/12人,年龄(52.13±4.25)岁。原发部位:左肺26例,右肺11例。对照组(n=37)性别:男/女=24/13人,年龄(52.16±4.26)岁。原发部位:左肺27例,右肺10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吉非替尼,剂量为0.25g/d,治疗时间为3个月。
         观察组:吉非替尼治疗方法对照组相同,增加化疗治疗。静脉滴注500mg/㎡培美曲塞,治疗时间为1h,以21d为1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在使用培美曲塞治疗前1后,为患者提供0.4mg/d叶酸治疗,口服,并在化疗后3周停止。化疗前1d为患者提供地塞米松,口服,剂量为4mg,2次/日,使用时间为3d。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不良反应。①治疗效果: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作为参考,本文疗效评估以肿瘤垂直乘积为准。完全缓解:经影像学检查,未观察到肿瘤情况或者存在条索状影;部分缓解:经影像学检查,肿瘤呈现缩小趋势,观察肿瘤垂直直径乘积,缩小程度在30%以上;稳定:经影像学检查,肿瘤变化不明显,观察肿瘤垂直直径乘积,缩小程度在30%以下;进展:经影像学检查,观察到新肿瘤灶。治疗有效范围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治疗无效范围为稳定、进展。②不良反应: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2)血清肿瘤标志物:取治疗前后3个月时间患者3~5ml外周静脉采血,予以15min离心处理,完成血清收集并保存,保存温度控制在-20℃。借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成CEA、NSE、CY-FRA21-1水平检验。其中:CEA: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例(%)]
 
2.2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护理后,观察组CEA、NSE、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x±s)
 

3.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属于恶性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当患者确诊后多为晚期,预后相对较差[3]。目前,临床多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完成治疗。近年来,以医学技术发展作为前提,临床加大了对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力度,研究[4]结果表明,针对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借助分子靶向治疗,有效率可达到70%。但是应用该治疗方式后,患者后期将会出现较高的耐药性,耐药机制相对复杂,耐药时间在9~13个月,基于这一情况,相关研究认为,可将这一治疗方式与传统化疗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5]。
         EGFR属于多功能糖蛋白,可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驱动效果。针对相关靶向抗肿瘤治疗药物,EGFR-TKI属于最早成功开发药物,以吉非替尼作为代表,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并且该药物选择性较强,患者应用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关研究表明,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有利于提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
         结合本文研究,经有效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吉非替尼联合化疗,能够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上文研究相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借助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完成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李伟,王淑英.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24):2957-2961.
[2]薛凌飞,雷彬花.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0,40(11):95-96.
[3]杨建奇,邢恩明,吴银霞,等.吉非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1):61-63.
[4]杨建奇,邢恩明,吴银霞,等.吉非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1):61-63.
[5]李华兴,刘爱武,康渭岚,等.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20,17(06):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