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杜秀娟老师的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3期   作者:关炜 朱洪文
[导读] 系统全面认识皂荚,增强临床对皂荚的应用

        关炜   朱洪文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系统全面认识皂荚,增强临床对皂荚的应用;方法:通过书籍及文献检索收集历代医家对皂荚的论述,分析总结皂荚的临床应用适应证;结果:通过书籍及文献整理思考发现,皂荚不仅有很好的祛顽痰作用,临床常用作涤痰除浊之峻剂,而且在皮肤、神经系统也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皂荚有小毒,在严格控制剂量的条件下,可应用于临床诸方面。
        关键词:皂荚   临床应用
         在跟诊杜秀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老师在治疗支气管扩张,顽痰及神经性头痛的过程中,小剂量使用皂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他医生应用较少,其原因可能为担心其毒副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再次系统学习皂荚,增强临床应用。
         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又叫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形扁长者,称大皂荚;植株受伤后所结的小型果实,弯曲成月牙形,称猪牙皂,又称小皂荚,均入药。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一、皂荚的溯源
        皂荚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味辛、咸,性温,有小毒。主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后世医家著述又多与猪牙皂混淆,猪牙皂之名则始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生雍州山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但其描述则分不清是猪牙皂还是皂荚,后世用之也多混淆,如《药性论》:“牙皂,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肝、胃二经。主风痹死肌、头风目泪……”这是讲皂荚的功效而贯用牙皂之名,《本经疏证》曰:“皂有不结实者,凿孔冠以生铁,便能结荚……”一文虽知皂荚有结实与不结实之分,然不知结实者为皂荚,其内有子,不结实者为牙皂也。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成熟果实,临床书写为“皂荚或大皂角”,猪牙皂则为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之不育之实,写“猪牙皂或牙皂”[1]。两者功效近似,但皂荚擅治湿痰,牙皂擅治风痰,如《本经逢源》曰:“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盛;若治湿痰,大皂力优……”临床用药如用兵,药虽出于一种植物,然用药部位不同,功效也有差别,不可不明。
        二、皂荚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言:皂荚主治通关节,利九窍,散瘀积疮块,止腹痛。治疗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活动不便和肌肉坏死,不思饮食;还可化痰杀虫,堕胎。另外把它浸泡在酒中,取其精华,再煎成膏涂在帛上,能敷贴一切肿痛。在潮湿久雨时,和苍术一起烧烟,可以辟瘟疫和邪湿气。若单独烧烟,可以熏久痢脱肛。收肝风,泻肝气。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癣疥。
        三、皂荚的临床应用
        皂荚的临床应用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其所载皂荚丸治疗的是肺痈,其发病是因为痰浊阻肺,影响了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失清肃则“咳逆上气”,痰浊壅肺则时常吐出浊痰,甚则不能躺卧,只能坐着,卧则痰浊上壅,其病位在肺,病因为寒痰夹浊[2],仲景方用皂荚丸,其中皂荚要求去皮酥炙,但恐其燥烈,用蜂蜜及枣膏和汤服,痰浊较难化,需要慢慢来攻,而“丸者,缓也”,故此处选用丸剂,诚如魏荔彤所言:“用丸俾徐徐润化,自上而下,而上部方清。若用汤直泻无余,不能治上部之胶凝矣”(《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
         关于皂荚丸的制法,《金匮》只讲“刮去皮,用酥炙”然后为末蜜丸。《本草纲目》引雷敦氏说:“凡使,要赤肥并不蛀者,以新汲水浸一宿,用铜刀削去粗皮,以酥反复炙透,捶去子、弦用。每荚一两,用酥五钱。”后世凡言制皂荚丸每多曰“去皮、子、弦”,实际猪牙皂并无子,言去子者,乃指大皂荚,二者系同株异果。笔者又因条件所限,没有酥炙,其制法是将猪牙皂用清水浸一宿,刮去皮弦,焙干,碾末,蜜丸。不经酥炙,除碾末时刺激性较大外,患者服后 并无特殊的不良反应。
        今因现代药理学的诞生,皂荚丸已不局限用于痰浊所致疾病,其主药皂荚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含皂苷、罂粟碱等成分[3],所含皂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皂苷也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性,对胆甾醇有特别的亲和力,并有很强的溶血作用,我们运用时当注意剂量不宜过大。而罂粟碱则能降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胃肠、胆囊、平滑肌痉挛,故皂荚广泛用于哮喘、咳嗽、肺胀等病。研究发现皂荚也含有天然防腐成分[4],也可以用于防腐作用,对多种球菌、霍乱弧菌及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近年更有大量报道皂荚对癌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邓焯安则更确切地提出皂荚对人类主要癌症的癌细胞,尤其是血癌的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现代药理学充分剖析了皂荚的中药成分,使之运用甚广。
        1、痰浊壅盛型顽痰
         皂荚能消胶痰,宣壅导滞,皂荚丸用治因痰浊壅盛所致气逆咳喘、但坐不得卧之症,辨证要点在于气喘、痰多,白色粘痰,舌苔厚。历来多数医家认为皂荚丸性猛而峻,为治标之品,且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不宜久服多服,适用于体实之证,体虚者禁用。刘善锁[5]通过临床实验,确认虽有正气虚损,只要痰浊壅盛,不急祛邪,以宣达顾护正气时,可大胆使用。原方以“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系取峻药缓攻之意,今方每用9克(含药粉4.5克),煎枣汤一次送服,疗效满意。
        2、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反复发生气道感染和炎症造成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管腔的异常扩张[6],支气管扩张症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以慢性咳嗽、咳脓痰及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支扩本身病变为不可逆的,在抵抗力低时常反复急性加重,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常有咳嗽频率、咳痰量显著增加,痰液性质改变,伴或不伴喘息、气急、咯血以及发热等症状,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西医常推荐应用抗菌药物干预,但频繁应用抗菌药物,易于造成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等副作用[7]。甘德堃、孟 泳[8]等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皂荚丸(炙皂角120g 去皮研末,大枣480g去皮核,蒸后捣泥,和入作丸,每丸1 g)早晚各1次,每次1丸,连续治疗14天,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咳嗽、痰量、咳痰性状、呼吸困难 临床积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功能指标FEV1、FEV1%改善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皂荚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3、肺结核、支气管炎咳喘
         方春阳[9]用小皂荚(牙皂)5g、杏仁10g、川贝母6g、炙紫苑10g、炙桑皮10g、炒苏子10g、炙桔红10g、沙参15g、石斛24g ,水煎服。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 咳喘息涌,不能平卧9例,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剂后既可降气平喘。
         皂荚降气平喘,宜用小皂荚(牙皂),因其降气力宏,又能祛痰,故一旦加用,即获捷效。若治湿 痰,大皂力优。但牙皂性雄力猛,使用剂量不宜过大,要用蜜炙透,否则易引起呕吐。
        4、失音
         方春阳[9]又用炙牙皂、桔梗、甘草、薄荷、蝉衣各5g ,瓜萎皮10g、制半夏10g、黄连3g、丝瓜络10g、木蝴蝶3g,水煎服,1剂/天。 治疗感冒后表邪未除,食用荤腥油腻之物,尤其是甲鱼、鳗鱼、鳝鱼等高蛋白食物导致失音3例疗效显著。3 剂后音始出,续进4剂痊愈。


        5、面部痤疮
         叶青[10]用大皂荚1个打碎,桔叶30g、浙贝、薄荷、野菊花各15g,水煎。取药液约半脸盆,待水温稍降后,用毛巾浸渍药液洗敷面部约10min。每晚1次,每剂可用2天。第2天加热后再用。治疗青年面部痤疮、青年女性每逢经前面部起疙瘩或原痤疮加重,及因用化妆品过敏而致面部起红丘疹,疗效满意。一般6-10天明显见效,而且复发率低。
        6、面神经麻痹
         娄启明[11]用大皂荚若干(文火炙干),研细末,装瓶,临用时苇茎筒装药少许吹鼻孔内,早晚各1次,10天内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百余例无不应手。
        7、大骨节病及痹证
         颉克勤[12]用大皂荚去皮弦子丝,研细,过筛,炼蜜制成重3g蜜丸。每日3次,3-6g/次,1 个月为1疗程。共治250余例,有效率为96.8%。服药1疗程后,172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好转,其中,82例关节屈伸大为好转。续服2个疗程,恢复劳动。服药应根据患者体质,于3-6g之间掌握剂量(体弱者少用),儿童酌情用0.5~ 3g。
        8、骨鲠
         张海津[13]用大皂荚30g炒热后,研碎,过筛,装瓶。每次约取皂荚粉末0.3g直接吹人鼻孔取嚏,见效即止。治疗因猪、鸡、鸭、鱼骨鲠于食管上口处25例,其功甚捷。孕妇及有肺胃出血倾者忌用。
        9、过敏性鼻炎
         管淑兰[14]用皂荚研末,取少许吹入鼻中,同时,将其与食醋调成膏,取豆粒大小敷于双侧鼻旁迎香穴,早晚各1次。7天为1疗程,2个疗程左右即可痊愈。第2年入冬后,预防性治疗2个疗程,以巩固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疗效甚佳。随防16例,2年未见复发。
        10、神经性顽固呃逆
         仝小林[15]用大皂荚一个, 切碎,蜜水拌,微炒,研极细末。每次用指拈鼻吸其粉末,以嚏为度,治疗神经性、顽固性呃逆8例疗效颇佳,有立竿见影之效。本法适用于食道及胃部疾病所致者及神经性呃逆。中枢性疾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消化系统疾病不宜应用。
        11、原发性癫痫
         刘钧[16]用皂荚6g、人工牛黄3g、羚羊角粉1.5g、麝香0.3g、钩藤6g、僵蚕6g、制甘遂1g、全蝎3g、胆南星3g共研细末,1.5g/次,用开水调服, 每日3次。治疗小儿癫痫10余例,取得满意疗效。
        12、疳积
         王世彪[17]用于干燥、皮厚、质硬光滑、色深、无虫蛀之皂荚,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5~10min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煅后放干净土地上,去除其火毒,防止炭化,研细末,过80日筛,装瓶。3岁以下1g/d,3~6岁2g/d,6岁以上3~5g/d,用糖拌匀吞服。治疗小儿疳积66例,疗效显著。6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经服药6周观察疗效,4周食欲增加36例,6周食欲增加66例,全部病人体重均有增加,临床症状消失。
        13、血管神经性头痛
         韩雪梅[18]用皂荚3g,切碎,蜜水拌,用文火微炒黄,研细末,0.1-0.2g/次,吹入鼻腔或和水点鼻腔内,每隔4h吹或点鼻1次。一般左侧头痛点右鼻腔,右侧头痛点左鼻腔。内服皂荚、僵蚕、川芎各3g,水煎服,1剂/d,分2次,口服,12天 为1疗程。共治疗13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痊愈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愈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
        14、蛔虫性肠梗阻
         资料报道[19],用皂荚1-1.5g,研极细末与蜂蜜混合,加开水适量,频频口服 ,(呕吐也坚持服),于1-2h服完。同时配合盐酸氯丙嗪、硫酸阿托品、爱茂尔im,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服药后,以手轻揉腹部,于8~12h后,再以甘油20-30ml或10%-20%氯化钠500-800ml(以上药量小儿酌减)灌肠,治疗中禁食,直致梗阻缓解为止。如呕吐重,禁食时间长,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须予纠正。待有梗阻缓解征象时给予驱蛔剂。共观察40余例,皆于12-24h之内梗阻解除。有的未及灌肠即自行排下棕红色粪便,有的混有蛔虫,大多数灌肠后排下粪便或蛔虫。蛔虫排出少者30余条,多者130余条。
        15、耵聍栓塞
         刘安祥、肖丽华[20]用皂荚30g,掰成3cm长的小段,加水4000ml,文火煎。取2000ml,滤过,加防腐剂,每次2-3滴。治疗280例,速者可使耵聍2-3h内软化,当天能够冲洗。慢者3-4d亦软化溶解。
         四、结语
         杜秀娟老师认为,皂荚虽然有小毒,但是临床使用只要控制好剂量,是安全的。药典规定,单味内服1-1.5g(生用),以研末服用为主。在复方中使用,经过炮制,一般用量3-15g,最多不超过30g。临床使用也非常广泛,不仅在呼吸系统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感染性疾病中广泛使用,在治疗神经性头痛、癫痫、痤疮等各个方面、甚至在去耵聍,治骨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且用法也包括汤药、丸药、冲洗及吹鼻。但检索文献可以发现,近些年相关文章比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临床医生担心其毒副作用导致,皂荚内含皂甙,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具体用量在此范围应视病情及胃气而定,且主要.以研末服用为宜,不入汤剂。用量过大可产生全身毒性,严重溶血,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解救可采用洗胃。必要时可导泻,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或用阿托品、复方樟脑酊。烦燥则给镇静剂等对症治疗。亦可用生姜及甘草各2g,嚼烂吞下原汁以解毒。但只要控制好其用量,选择对剂型及用药途径,皂荚可以成为临床使用的一把利剑。
参考文献
[1]肖耀军.大皂角与猪牙皂不应混淆使用[J].首都医药,2009,16(20): 49.
[2]伍炳彩.如何理解皂荚丸证的“时时吐浊”?[J].江西中医药,1983,32 (6):52-53.
[3]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8.
[4]李东,徐智敏,孟金凤,等.皂荚中天然防腐成分的防腐作用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89-91.
[5]刘善锁.皂荚丸临床应用一隅[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02):24-25.
[6]Barker AF.Bronchiectasis.N Engl J Med,2002,346: 1383-1393.
[7]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7):485-492.
[8]甘德堃,孟泳,李彬.皂角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07):94-95.
[9]方春阳.皂荚三用.中医杂志, 1995;36(6):325.
[10]叶青.皂荚治疗面部痤疮.中医杂志,1995;36(6):3253.
[11]娄启明.皂荚散吹鼻治疗面神经麻痹.中医杂志,1995;36(6) :326.
[12]颉克勤. 皂荚治疗大骨节病及痹证.中医杂志,1995;36(6):326.
[13]张海津.皂荚治疗骨鲠其功甚捷.中医杂志, 1995; 36(6):327.
[14]管淑兰.皂荚治疗过敏性鼻炎效佳.中医杂志, 1995;36(6):327.
[15]仝小林.皂荚治疗顽呃功效奇特.中医杂志,1995;36(7) :389.
[16]刘钧.皂荚逐痰治疗癫痫有卓效.中医杂志,1995;36,(7):389.
[17]王世彪.单味皂荚治疗疳积.中医杂志1995;36(7):39110.
[18]韩雪梅.皂荚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杂志.1995;36(7):391.
[19]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45.
[20]刘安祥,肖丽华.皂荚临床应用进展[J].人民军医药学专刊,1997,(03):148-149.


作者简介:关炜,男,19790726, 汉族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肺病科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肺病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