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动画,助力网络课堂——以《“的地得”的区分》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1期   作者:朱思珍
[导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开始了线上教学,如何适应从课堂到网络的转变成了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要命题
        朱思珍
        (深圳市龙华区广培小学;广东深圳,518000)
         

        一、案例背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开始了线上教学,如何适应从课堂到网络的转变成了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要命题。对于教师而言,网络课堂的环境和现实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网络通,还是网络小白,都在尽心尽力地准备着自己的网课,甚至上课前还要和家人或是同事们事先演练一遍,熟悉网课平台的功能。 随着写话越来越多,我发现小朋友们总是分不清“的”“地”“得”的使用,如何帮助他们区分这三个“de”,更好地去记忆和分辨它们呢?我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设计了《“的地得”的区分》这一课,让学生掌握区分它们的方法。
        二、案例描述
        首先我根据孩子们喜爱动画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以精美的动画,生动的卡通人物形象进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区分“的、地、得”,今天老师通过一个故事,教大家去区分三个“de”。
         在很久以前,一座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三兄妹,他们分别是大哥白勺的,二哥土也地,小妹妹双人得。虽然他们长得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读音,de。因为他们相同的读音,许多同学总是分不清他们,今天,我们就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杂货店老板——白勺“的”
        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动画人物的开头吸引住了。紧接着,我开始介绍“的”的用法。同样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我说:“大哥白勺的经营着一家杂货店,杂货店里的东西无所不有。有美丽的鲜花、香甜的水果、新鲜的蔬菜、可口的饮料、美味的蛋糕,还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此时,课件出示“的”大哥站在他的杂货铺门前,一边讲,一边出示相应的短语在该物品旁边。接着,转换场景,来到一个漂亮的院子。我接着说:“如果你在晴天来他的杂货店买东西,他还会邀请你到他的院子里来玩。在这儿,你能看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矮矮的小树,美丽的蝴蝶,还能听见小鸟唱起欢快的歌曲。”
        最后,我以这样的方式对“的”的用法进行总结:“所以如果你看到各种表示名称的词语时,前面一定会有一个热情的杂货店老板,白勺的。”
        (二)喜爱运动——土也“地”
         接下来我同样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地”的作用。故事开始了:“二哥土也地是一个喜爱运动的小男孩,他有时尽情地唱歌,有时悠闲地遛狗,当然,他也会安静地看书。不过,土也地还是最喜欢和朋友们一起高兴地踢球、欢快地跳绳,坐上车到处开心地游玩。总之,二哥土也地喜欢的活动可多了!所以,在所有表示动作的词前面,比如跑、跳、写字,你一定会发现土也‘地’的影子。”
         同样的,一边讲,屏幕上就一边播放“地”这个卡通人物形象在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旁边出示短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转睛。


         (三)善于评价——双人“得”
         介绍“得”的用法,我是这么说的:“土也地擅长运动,但不擅长表达,小妹妹双人得就非常善于评价和赞美别人做得怎么样。她会对别人的动作这样评价,‘你长得好高呀!’‘你的球踢得真棒!’‘大家玩得真开心’‘你看书看得真专注!’所以,当你要评价别人做得怎么样的时候,也就是说动词的后面,你一定要用上双人得呀!比如:玩得开心、写得好、飞得高、跑得快、扫得干净。”
         “得”字的用法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以这样的方式去讲授,更加地生动形象。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有的学生对词性能有良好的判断,所以,我又这样告诉他们,开心、好、高、快、干净这些都是形容词,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作做得怎么样。那我们为什么要用动词来记双人得的用法呢?因为我们在区分动词和形容词这两个词性的时候,动词更容易区分一些。     
         当然,聪明的小朋友也可以根据得字后面的形容词来判断,前面要用双人得。
         (四)巧用口诀助记忆
         动画播放完了,我的讲授也接近尾声,最后,我又用口诀的方式总结了这三个“de”的用法。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动词后面双人得。(注:以上说法只是大致而言,并不代表全部。)
         (五)在线答题速反馈
         听完了故事,当然还要出题考考孩子们是否都掌握了。于是,我又编排了几道选择填空的练习,并且设置ABC三个选项分别代表“的”“地”“得”,利用腾讯课堂里的“抢答”功能,让孩子们进行选择并抢答。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实时了解孩子们对三个“de”的用法的掌握情况。
         除了选择题,我还出示一段文段填空,让孩子们使用“举手”功能进行连线发言,孩子们同样非常踊跃。
         三、案例反思
         这一次疫情让所有老师都成了“18线主播”,也激起我们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与探索。时代在变化,发达的网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以编故事配动画的方式赋予原本枯燥的知识以吸引力,让孩子们变得乐学、好学。
         同时,我发现,少了教师面对面的督促,长期独自在家学习,让网络课堂的考勤成为一大问题,作业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二周伊始,我就发布了“班级积分排行榜”的竞赛活动,并告诉孩子们得分规则:每回答一次问题记计1分,作业优秀置顶加1分,不交作业扣1分等。每节课后,就将最新的排行榜及时公布在微信群里,孩子们的积极性慢慢被调动起来了。后来我发现,每次上课在线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同学,我又按照学号排列,每天让10位同学一进入课堂就点击“举手”按钮,在发言区等候,这样既节省了要答题时才让学生“举手”,教师再点击“上台”让学生发言的操作时间,又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线上课堂的交流中来。同时,没有轮到“举手”的学生,可以在讨论区以文字的方式参与答题,课堂的互动性和效率大大提高。
         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一书中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够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我们将会被时代淘汰。”这一次疫情,是危机,也是一次学习的契机,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未来学校》中提到的学习模式,这样的经历是独特的,对我们未来教育方式的改进也会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未来学校[M],中信出版集团,2019
[2] 熊华生等,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