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复习课初探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1期   作者:杨玮微
[导读] 一节好的复习课对发展学生科学观念和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科学核心素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玮微
        温州苍南灵溪镇江滨实验小学
        摘要:一节好的复习课对发展学生科学观念和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科学核心素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复习课是基于“单元或专题知识整理”、重知识的运用、关注孩子的参与和主体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要充分暴露个体存在的问题等基本要素。笔者列举任务驱动促高效的复习课,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复习课,不仅能轻松应对检测,更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落实:1.创设任务情境,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2.建立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念和运用;3.精选复习习题,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念和运用;4.完成指定任务,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小学科学 复习课 核心素养
正文
一、问题背景
 1.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2016年9月确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之后,关于小学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什么,引发了人们的各种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很多。在2017年12月胡卫平在他的论文,指出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分成四个部分:科学观点及运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他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渗透在每节课中,复习课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小学科学复习课
        有人提出小学科学不需要复习课,因为小学科学相对于中学每堂课的知识点少,概念不多,但笔者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小学科学在教学中更注重孩子的探究过程,更关注孩子在探究活动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和知识,虽然参与整个过程,孩子对问题的认知往往是零散的,没有系统性。并且孩子一个星期的科学课只有两三节,每节课时间跨度大,很多知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给孩子强化,就已经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对知识的记忆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性的巩固。因此,无论是单元结束还是阶段性的教学评估都要进行相关的复习。
        复习课不同于新课,没有新课时的新鲜感,从而要求教师研究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复习课并不是无聊的新课压缩版,也不是炒冷饭似的旧知识的简单重复,一节好的复习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结构,并能拓展视野,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
        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好的复习课,应该有以下几个要求:
        1.基于“单元或专题知识整理”。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某一阶段或模块知识进行归纳组织,使零星、碎片知识“连成线、结成网”,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网络。
    可以以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理,如,《微小的世界》单元,通过人们对认识微小世界的工具的发展为主线,来整理整个单元的知识,让孩子对这些认识形成一个有时间顺序的认识,能够加深这单元的的知识,同时建构以工具发展顺序的知识网络;也可以以一个版块的知识进行整理,例如复习“植物”版块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方面发散思维,把小学阶段关于植物的所有知识构建一个网络系统,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视,把握整体信息,提高孩子从整体来认识局部的能力。
        2.重科学观念的运用。“科学观念与应用”是学生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用科学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时才能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仅要重视科学观念的深度理解,还要重视这些观念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在复习课上应该充分让孩子能够将已经学过的知识用在生活实际中,来解决我们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纯理论的将知识点重新温习一次,更不是罗列知识点去死记硬背。
        3.关注孩子的参与和主体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是每一节课我们要关注的,当然复习课也不例外,因为复习课很多时间都是在整理已经学习的知识,对一大部分孩子的吸引力可能会不够,因此一定要特别关注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参与,不然复习课就毫无意义,对很多孩子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我们要利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复习课的高效性。
        4.要充分暴露个体存在的问题。复习的目的是查漏补缺,是加强容易遗忘的知识的强化,是弥补孩子在上新课时的不全面认识。因此,在复习课时要充分暴露每个孩子的问题,再去解决,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复习课中有提升的目的。
这样的小学科学复习课,能非常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认真探索了适于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发现基于任务驱动的复习课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设计任务驱动型复习课,发展学生的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任务情境,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让学生保持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对解决问题充满责任感。复习课的任务创设,给孩子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复习课要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具有兴趣的学习情境,选择典型的学习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这里创设情境就是教师精选某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实物、模型或真实事件为教学材料,为学生的意义建构埋下伏笔。学习材料必须是: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具有实用性;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任务的创设,不能太简单,不然孩子一下就解决,失去探索研讨的价值,更不能太难,不然都不能完成任务,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动机。因此,任务的创设是本节课的关键。
    如《沉和浮》单元复习,教师创设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任务:桌子上有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利用《沉和浮》单元学习的方法把他们区分开来,并小组比赛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活动中要求学生自选实验材料来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利用的知识。这样的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爆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不断思索本单元的内容,找到合适的方法。
    又如《形状和结构》单元复习,教师创设这样的设计型任务:利用学过的知识,为家乡设计一座结实牢固的桥。从家乡熟悉的事情入手,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而不同寻常的学习任务,能激发孩子的动机和激情。这个设计需要运用很多科学知识和原理,对学生提出不小的挑战,孩子需要挖空心思去找方法,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回顾相应的知识。
(二)建立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念
         在任务提出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对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对整个单元或版块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环节,笔者认为利用思维导图对相应的知识进行疏导和整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思维导图在复习章节内容时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按照大脑思维结构进行放射性思维,不是传统的遵循某类概念进行单一的线性思维。所以较以往的笔记来讲,虽然字数少,但蕴含的内容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快速导图笔记来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在脑子里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在需要的时候容易提取相关信息。
     如在《沉和浮》复习课中,教师引导孩子可以利用这个单元沉和浮以及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而制作了如下的思维导图:

        又如《形状和结构》复习课中,教师先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提取出来,在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制作思维导图。如下就是某孩子的成果:

         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孩子将知识回忆、巩固和建立结构化体系的过程。
(三)精选复习习题,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念和运用
     知识网络的建立之后,还需要培养学生从体系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也要检测孩子是否真的将知识内化。因此,适当的选择一些习题是必要的,既可以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也是帮助孩子提高解题能力。习题的选择应该要有精心,不可以随便找几个题目来敷衍。笔者认为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立足于《课程标准》,不盲目降低要求更不要盲目的拔高要求。
    2.习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习题的选择除了巩固、深化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外,还应该通过习题的训练有计划地教给孩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包括解题的基本程序
    3.习题的选择要有层次性。习题的选择首先要面向全体孩子,要设计一些带有综合性、灵活性的问题,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以达到知识同化的目的,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其次也要照顾优等生的发展,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较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题目,促进优等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如在《沉和浮》复习课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是考察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作为教学过程的暗线,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如图,问题1可以检测孩子对浮力的测量方法,同时也为下一个知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大小有关”做铺垫。问题2 就是来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又如在《形状和结构》复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实际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去分析原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四)完成指定任务,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完成以上步骤,最后就是完成课前创设的任务。教师创设一定的任务,当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需要让孩子动手去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获得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如《沉和浮》复习课中,教师准备了不同材料供孩子选择,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动手实验取去探索哪一杯是盐水,哪一杯是清水,当老师揭示正确答案之后,会看到正确孩子脸上满足的成就感,也会看到失败孩子脸上的疑惑和再探索的欲望,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引导,让复习的效果达到最佳。
        又如《形状和结构》复习课中,教师给孩子们准充足的实验材料,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桥的搭建。当然,这活动中,孩子的时间可能不够,制作的部分可以让孩子回家完成,也可以在下课后老师再提供更多的材料和空间,让孩子把作品拿到学校做成果展览,让制作延续下去,而不是仅限于课堂上。
        上述两种任务,有基于探究的任务,有基于制作的任务,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结语
        复习课是知识的再巩固,是技能的再发展,同时也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日常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节好的复习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很重要的。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更多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寻找更好的复习课策略。
        
        
        
        
        
        
        
        
参考文献
【1】吴维宁.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物理教学模式【J】.中学物理教育学,2003(2).
【2】杨建敏.新课程理念下科学复习课教学的探讨【J】.科教文化,(197)
【3】张婕.初中科学实践研究型复习课的设计与实践【J】.考试与辅导,2008(10),175.
【4】马兰,盛群力.课堂教学设计——整体化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5】陈锋.复习课的问题透视与增效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5).87.
【6】韩满先.怎样上好初中科学习题复习课【J】.教法研究2014(6).86
【7】胡卫平.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DB/OL〕.https://wenku.baidu.com
/view/f184ad1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a.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