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机车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苏自强
[导读] 摘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是推动公司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手段。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是推动公司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公司管理现状为依据,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建设目标,为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规划合理建设内容,为日后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供应商管理;研究
        一、建设背景
        1.1管理现状
        供应链管控是公司降本增效的重点管控环节之一、供应链效率是保证产品按期交付的重要条件之一,公司当前无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手段,特别是在与供应商协同方面,对供应商的资质文件审核变更、物料供货计划、批次物料的收发货、质量文件电子传递、物料质量问题跟踪反馈、合同履约及发票协同、供应商处罚决定等,均为人工手动纸质方式处理,期间存在大量重复劳动及资源浪费现象。未能实现物料需求的数字化一体供应链,进而无法从信息化角度,对物料齐套率进行管控。严重阻碍了公司从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的转型目标。启动实施供应链管理平台,是推动公司供应链建设的必要手段之一。
        1.2存在问题
        1)缺少对供应商的规范化管理。公司所涉及的设计、制造、采购、服务、维修的供应商众多,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档案信息、准入、核准、业绩评估及考核、质量改进、到供应商终止合作全过程管理缺乏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2)缺乏端到端的供应链全过程管理。公司采购业务管理主要依赖于邮件和电话等口头传达,无法对供应商进行有效分析及整体管控。供应商供货计划与执行情况主要通过采购人员手动管理,对采购人员工作经验和主动性等依赖较强。无法与供应商进行线上协同,订单下发、供货计划、零部件生产进度、物料发运、物流进度、财务结算等管理要素信息不透明。供应商合同执行过程信息无有效记录,供应商绩效等评价指标缺少说服力。
        3)缺乏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的条件。由于公司目前没有供应链管理系统所以不能与公司已有的数据管理系统(PL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深度集成应用,采购订单、库存信息、不合格品跟踪处理、质量整改等关键业务环节都没有进行有效集成,依靠线下处理方式导致采购执行效率偏低、影响物料齐套率,从而导致公司供应链精准协作能力的缺失。
        二、建设目标
        1)以供应链管控为核心,建立有效地供应商管理体系,保证合格供方的入选过程透明化;
        2)规划公司采购价格管控机制,灵活地应用招投标、询比价等形成,既保证价格管控到位,又实现有效地流程优化,提高采购效率;
        3)建立公司全新招标、采购模式,推进SRM系统与EC平台、ERP系统的集成,促进规范化招标,阳光采购;
        4)建立与供应商协同机制,实现从采购需求、采购计划、采购订单、采购到货、采购入库、发票、退货、索赔等全过程的监督,实现采购过程透明化,为计划准确性与配送体系的顺利推行奠定基础;
        5)建立供应商的绩效体系,推动供应商黑白名单管理;
        6)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协同体系,推动PLM、ERP、MES、SRM等系统深度集成,提升公司设计、采购、财务、生产一体化管理水平。


        三、建设内容
        3.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档案中供应商基本信息由ERP系统同步而来,确保系统间供应商基本信息一致。同时可进行批量导入操作,供应商登录系统后可对当前机构进行基本信息的完善并上传对应的资料,企业基本信息、联系人等信息,需由采购人员进行审核。
        质量供货信息、质量体系等信息,需由质量人员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后,更新供应商档案。供应商如有信息变更,在变更完成后也需经过相应的审核,在审核通过后才可更新到供应商档案中。供应商档案还包含供应商绩效数据,供应商绩效数据来自供货订单的及时性和质量合格率等。质量人员可进行供应商供货资质有效期维护、供应商审核期维护,质量审核结果,同步记录到供应商档案中。系统自动识别即将到期的审核任务,并在系统内以消息通知或待办任务进行提醒。
        3.2计划管理流程
        计划管理人员通过下载标准模板,对模板内要求的字段填写完成并上传后,生成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结合库存、出库状态等条件,可获取生产需求,结合生产需求、待执行订单、BOM等数据,可生产订单需求,在生产计划细化后,生成分批供货订单,订单生成后,供应商端接收待执行订单,并进行确认和回复,供方回复时间与需求时间进行比对,供货异常的订单可进行提示,在计划完成后,形成计划兑现分析,对计划预警更直观的显示。
        3.3订单管理流程
        从ERP同步采购订单数据,由人工选择是否执行后,系统生成可执行的采购订单。系统从ERP同步BOM数据,并在人工选择执行后参与到后续的订单执行中,在生产计划下发之后,系统结合生产需求和可执行采购订单等数据分析,对订单数量进行提示,生产计划细化后,生成分批供货订单,供应商对待执行订单进行确认和回复,供应商对订单发货后,采购人员对应接收到待收货通知,并进行后续收货。订单执行状态可在下发、确认、发货、收货、入库等环节对应进行更新。
        3.4收发货管理流程
        供应商端在系统上点击发货,系统记录发货时间。采购人员接收到对应的发货通知,并形成收货计划。根据需求时间、响应时间和实际到货时间等数据,系统可对供应商供货及时率进行分析,到货后,可通过手持端对到货单进行扫码收货,系统记录到货时间,供应商处可显示到货状态。在供应商发货时,要求供应商需上传对应的供货质量资料,供货质量资料经系统传递到采购和质量人员处,质量人员需对供货质量资料结合发货单进行审核,对不满足要求的单据可以驳回。驳回的信息传递到供应商处,需对供货质量资料进行补充,直至满足要求。质量人员对到货质检后,系统通过同步的质量合格信息,可以记录供货良品率,并形成供应商绩效。
        3.5质量协同流程
        首先由质量人员在系统发起质量通知,包含不合格品、质量整改、质量考核。质量通知通过采购传递至供应商处,共同跟踪执行,供应商端以待办任务列表进行跟踪,在供应商跟进处理后,系统发送消息通知至采购和质量人员处,由质量人员负责验证,验证通过的任务直接关闭,验证未通过的仍以待办任务显示,验证的状态以系统通知形式发送到对应人员处。
        四、结束语
        搭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平台,是推动公司供应链建设的必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公司拓展供应商资源,提供专业高效的寻源方式,对供应商准入进行严格管理,降低公司采购成本,提升采购质量的同时帮助公司和供应商之间构建高效协同平台,打造一站式的便捷移动应用,在公司经营生产的多个方面实现效率提升,为公司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
        另外通过与其他公司核心信息系统进行深度集成后可以打通公司实物流、信息流、业务流,推进公司进度线、成本线、质量线的精准管控,有效提升公司集约化管控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精益管理水平,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