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巧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六中学 410200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教学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渗透德育,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并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道德是照亮发展的光源,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德育教育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高中化学教学要结合实际,教师要重视经验积累,根据素质教育理念明确德育渗透目标,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责任感与事业心,高中化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并具备为化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德育渗透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实事求是精神,形成一丝不苟的作风,用毅力去攻克难关。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爱国主义精神,要加深学生对化学工艺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中国自然状况的介绍,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宣传,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新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其为民族复兴、祖国强大而奋斗的决心,结合工业污染现状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家园,更好的保护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化学认识到物质世界个性与共性间关系,通过学习分子的性质与组成等,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变化规律,通过学习钠、硫等元素和化合物,使学生了解自然万物间的联系,通过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相互制约性,并结合化学现象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以及蕴含的原理[1]。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德育渗透路径
(一)教师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高中生的思想与心理相对比较成熟,具有独特的思维定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变化为学生做好表率,发挥出榜样力量,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教师要谨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明确应该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例如:以游戏为话题,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与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在二战期间,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致使20多万余人丧失生命,通过史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和平理念深入学生内心中,教师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教育,化学核心素养涵盖宏观辨识、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科学探究、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高中化学中教师要渗透德育教育,就要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念。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相关知识时,采取趣味性提问方法,帮助学生分解化学知识,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启迪学生思考,在引入化学平衡概念前,以蔗糖饱和溶液的形成作为导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当白糖投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在水中白糖可以无限溶解吗”“饱和实质是什么”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二)思想渗透与实验渗透
在高中化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班级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育渗透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德育渗透要从思想层面开始,引导学生重视思想品德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相关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甲烷性质,知道甲烷与氧气发生的取代反应,通过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可以提出问题“天然气具有什么用途”“可燃冰为什么被称为能源梦”,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综合素养。素质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如此,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利用脑力,还要进行实践,教师可以利用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先为学生讲述设计流程与思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和验证,通过此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应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进行化学实验时无论是使用实验仪器还是药品计量、实验现象记录都要严谨,防止出现实验事故。另外,学生的思想修养在实践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变化,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究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例如:在学习“电解质”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电解质、电离概念,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利用电源、导线、金属片、HCl溶液、NaCl溶液、蔗糖溶液等进行导电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哪些溶液导电,在总结中理解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3]。
(三)结合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匮乏问题逐渐显现,水资源与矿产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过度使用,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有义务节约使用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渗透德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首先准备几种常见的金属,将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次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金属所具备的共性,并结合金属用途使学生意识到金属的重要性,最后告诉学生金属是消耗型能源,要节约使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使用稀有资源,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化学制品得到了广泛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例如:形成酸雨、促进全球变暖等,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其德育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也可以通过讲解硫酸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酸雨特性,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另外,高中化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强化辩证思维训练,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介绍地球、人类都是由氧、碳、钙、铁等组成的,利用物质结构知识介绍分子、原子、电子运动等,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就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水解与中和反应也是对立统一的,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4]。
三、结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渗透德育,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以及实验教学等,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也要结合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蓝洁.新形势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9.
[2]胡慧琴.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75.
[3]刘宁.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9(26):80.
[4]王平林.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