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贤
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
摘 要: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题丰富,具有浓厚的美学韵味,符合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没有理解部编教材所选古诗词的理念,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懈怠情绪。教师要从活动、环境、教学理念、诗词鉴赏等角度出发,让学生提起兴趣,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得到知识素养的发展与心灵境界的提升。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前 言: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不管是诗词意境还是韵味内涵都值得小学生去细细体味,它更是小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启蒙教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突破教学束缚,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能力。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选文特点
(一)教材中古诗词题材丰富
纵观小学阶段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文,我们分析后发现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诗词题材非常丰富,囊括了写景、咏物、思乡、亲友情、叙事、抒情等等题材,且在数量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符合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提高的需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文语言凝练,感情深厚,意境深远,古诗词插图画面感极强,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带来了极佳的素材,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中古诗词具有浓厚的美学韵味
古代诗人用短短几十个字凝聚而成的诗文具有独特的美学韵味,行文间处处都展现了古代诗人的审美情操和人生感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诗文都蕴含了古诗词的美学特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美育教育,引导学生用美来看世界。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的美主要有三点:凝练美、情感美、意境美。首先,古代诗人对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精雕细琢,如我们熟知的“推敲”二字;其次,古诗中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或高兴、或悲伤、或意气风发、或伤春悲秋,短短的文字中宣泄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处世之道;最后,古诗词中写人、写物、写景都有一种独特的意境美,尤其是写景的诗文,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的波澜壮阔。
(三)古诗词选文的文体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
我们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整合起来分析会发现,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这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难度降低不少,且绝句诗的韵律感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声朗读是这个阶段学生所特有的学习方式,部编版教材古诗词选文恰好符合了学生的心理规律。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诵读不充分。古诗词比现代文文字凝练,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美的意境,也只有在有节奏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才能领悟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停留在逐字逐句的解释,寄希望于让学生通过理解诗词大意来灌输情感。其次,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学习,情感体悟不足,也就是重知轻情。依然有教师认为古诗词的教学流程是:揭诗题、介绍作者、读懂诗词大意、分析词句、总结诗人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流程忽视了古诗词原本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更是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学生知识机械的记忆知识,对诗词所蕴含的美无从感知。再次,过分剖析诗词。古诗词的赏析要从整体出发,再逐渐分析各个词字的运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会人为地拆解古诗词,一句一句的进行理解,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一来破坏了诗词的整体美感,学生的审美体验极差。最后,教学效果不明显。效果不明显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高,他们认为只要机械的记忆古诗词及其作者等等就完成了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效益不高,学生虽然能够把古诗词背诵下来,关于古诗词的语文知识点也能深刻记忆,但是他们用在写作上的永远都是那些“老掉牙”的词句,并没有把古诗词真正的内化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宏观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环境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从而达到更加持久的影响学生主动去学习古诗词。部编版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文和编排上就是顺应这样的教学要求,无论从古诗词数量和题材上,还是从教材配图上,都是在无形中让学生对古诗词更加感兴趣,更加愿意主动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运用这一理论,深度开发大环境,为学生科学地构建古诗词学习、体验环境。
(一)创建古诗词社团
古诗词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受限于课堂教学容量,很多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并不能专心的领悟古诗词的韵味。因此,教师要尝试把古诗词的学习拓展到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创建古诗词学习社团,让学生加入其中,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的形式,“以诗会友”共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同时还能通过社团认识更多的朋友,通过生活实际来体悟古诗词中的友情。
(二)举办古诗词活动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比没有自己的思考,也不能形成古诗词之间的串联。教师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除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外举办多种多样的古诗词活动。例如古诗词竞赛,可以分为“飞花令”“遇见诗人”“诗词新说”等等环节。让学生既能利用所学古诗词,又能复习古诗词知识,还能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古诗词。
(三)装扮教室
中国古诗词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让学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师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诗人坐在朝代的服装、文化、饮食、民俗等等资料整理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古代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古诗词修养。
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教师策略
(一)革新教育理念,更正教育方式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紧跟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寻找到最适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漏洞,勤于反思教学方式,不断更正教学模式。分清课堂教学主次,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才能让学生不断的提升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活动中来,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情境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创建诗人所处年代、背景的情景,形象贴切的描述诗词涉及的人事物景,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与环境产生共鸣,在特定的诗词环境中感受诗中人物,激发语文思维的火花,真正的体会到诗词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早发白帝城》,教师可以选取明快的古筝进行配乐,多媒体播放诗词动画,让学生感受山水的美感、猿猴的叫声、舟船顺流直下的场景,体验诗人李白当时意气风发的情感,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群文教学,一举多得
群文教学能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维度感受诗词的力量。教师可以整合主题相同的诗词,激荡学生的情感,例如《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主题,李白借潭水抒发友情至深,借长江喻友人之间绵绵不绝的友情,王维借美酒表达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另外题材相同但主题不同的诗词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比较,更加深入的感悟诗词的人文,例如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江雪》,仕途得意的刑部尚书王士祯写的《题秋江独钓图》,都是写景,但诗人的处境不同,自然心境不同。
五、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微观策略
(一)有效指导诵读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在这一时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重视范读在教学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声情并茂的诵读作为示范,既让学生有可以模仿的对象,又能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领悟诗词内涵,跨越时空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声情并茂的诵读能够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诗词的情感氛围中。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诗词配乐朗诵,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诵读不是漫无目的的扯开嗓子喊出来,而是有目的的去读,要读的准确,读懂诗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例如《示儿》,要从诗中读出诗人一生追求的理想,领会到诗人执着的爱国激情,体悟诗人收复失地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二)整体分析
古诗词中大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古诗词,就不能离开解读诗人情感,而解读诗人情感就需要从诗词的整体出发去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流露。例如《七步诗》,用一颗豆的不同部分比喻亲兄弟,既道出了诗人的为难处境,又表达了对为了权力而骨肉相残的愤恨。教师在讲解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曹丕无法释怀曹植争夺太子的愤怒情绪,又担心曹植威胁自己的皇位,进而想除掉曹植以绝后患。曹植借助诗文表达了自己的悲愤,控诉了曹丕对自己的迫害,以委婉深沉的口吻讥讽,进而提醒规劝。这首诗妙在设喻,巧在寓意,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三)借助诗眼切入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诗眼,它是诗词的点睛之笔,更是理解、鉴赏诗词的主要切入点。教师在整体分析诗词意境后,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的关键词句,结合诗眼分析整首诗词,往往能够直接找到诗人最想表达的情感,是整首诗的切入点,更是学生理解、背诵的关键元素。鉴于此教师可以借助诗眼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词意境,剖析诗人的情感。例如《泊船瓜洲》是诗人奉召回京途中所作,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体现在诗中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尤其是“绿”字既表达了江南春景,又抒发了政治抱负,学生从这一个字入手鉴赏本诗,更能直接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结束语:
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革新教学理念,努力创造出古诗词文化氛围,借助多媒体创建沉浸式教学情境,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意境,切入诗眼带领学生抓关键体悟诗人的情感,然后有感情、有韵律的大声诵读,从而让学生在深切体会古诗词意境美、语言妙与情感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吴琼琳.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选文特点分析[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141-142.
[2]雍韦伟.基于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12):65.
[3]李新,杨杨,张颐.部编本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20,(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