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帮艺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 西藏 拉萨 8560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中选择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前者常规护理,后者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增强其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心律失常;心功能
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多同时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情况,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如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危及其生命。不同患者住院治疗以及身体康复期间,其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临床护理的时具体措施也应存在差异,保证患者可享受更好的护理服务[1]。基于此,本院研究了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中选择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前者男女比为20:14,40-75岁间,平均(66.21±4.71)岁;后者男女比为19:15,41-75岁间,平均(66.34±4.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内容:观察患者生命指征状态,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情况,按医嘱指导患者休息、饮食以及用药。
观察组34例针对性护理,内容:
首先要求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包括有性格特点、家庭环境、既往病史、病情状态、认知能力、心理需求等,通过既往病史以及病情状态,护理人员可判断其现目前身体需求;通过认知能力情况护理人员可选择更为合适健康教育方式,如语言表达更为专业或者是口语化,如宣传方式采用语言、视频、图画或者是文字等,以尽可能使得患者更为容易了解疾病以及治疗、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其配合度;通过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环境,护理人员可选择更好的沟通交流切入点以及方式,避免患者感到乏味,使其更愿意倾诉、表达自己,进而使得护理人员更为深层次的了解患者的需求,解答其疑惑;通过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情况,可使护理人员明确患者心理状态,如存在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联合患者亲属多鼓励患者,增强其治愈信心,或者是转移其注意力,如患者表现更为焦虑、烦躁,护理人员应多进行安抚,可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温和的交流等方式进行疏导。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综合上述情况,为患者设计针对性饮食以及运动锻炼方案,戒烟戒酒、少食多餐,适当散步、慢跑以增强抵抗力,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了患者心功能情况,其包括了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三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为(56.79±6.0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8.01±4.96)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0.19±4.07)mm;而对照组依次显示为(48.15±5.96)%、(52.01±4.88)mm、(45.28±4.23)mm。对比并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有:t=5.942、3.352、5.056,P=0.001、0.001、0.001,即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相关研究显示其病情多较为复杂,为保证治疗与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医院应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后为其提供护理。
既往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而针对性护理更为重视患者身体、心理双方面需求,强调个体差异,要求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患者个体情况后再设计护理方案,所以其护理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临床应用时护理包括有心理护理、健康宣讲、基础身体护理、饮食及运动锻炼指导等多个方面内容,其护理更为规范、细节,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强其心功能[2]。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内容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增强其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杰,刘亚希,常煜苓.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0):118.
[2]倪雪君.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5):4013-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