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RIHS概念框架的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期   作者:郭肖杰
[导读] :探究在i-PARIHS概念框架下,
        郭肖杰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究在i-PARIHS概念框架下,在深静脉血栓ICU重症患者种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达到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之间在本院收录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62例,研究组为63例,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前后的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以及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之前的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后;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13%、19.35%、17.74%,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76%、4.76%、3.17%。结论:通过i-PARIHS概念框架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PARIHS;护理干预;ICU;深静脉血栓预防
        国内学者张永春等[1]分析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制定适合我国住院患者的血栓评估表;盛英等[2]人参照Caprini评估表和Autar评估量表,结合临床,最终构建出适用于外科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评估表;汪牡丹等[3]人为了制定针对ICU患者的血栓风险评估,查阅资料和专家咨询后形成可信度好的指标体系,但未对指标的权重系数赋分,暂未应用于临床评估;周玉华等人[4]的研究发现年龄大于65岁和体重指数(大于30)是ICU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高龄患者活动能力减弱,血管弹性变差,静脉回流减慢,从而导致DVT的发生;而李鑫[5]等人研究结果中指出体重并不是ICU患者发生DVT的独立风险因素,但绝经后女性,如果BMI大于30,DVT发生率会显著增高。但因综合性ICU患者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影响因素较多,评估阶段就已经存在高难度,而且缺乏针对于ICU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评估量表,这为ICU医务工作者在进行高危血栓患者的筛选增加了难度和阻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之间在本院收录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像均意识清醒,年龄大于18岁有行事能力的人员,且住院时间小于48h的,有既往认知障碍的,不能独立行走的患者,入院之前已经卧床1月以上的均不能纳入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62例,研究组为63例,患者均为自愿参加研究,且已征得家属的同意。
        1.2方法
        一般来说,对照组通常通过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内容是医护人员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允许患者多喝水,指导患者戒烟和戒酒,长时间坐着并积极引导患者吃新鲜水果和食物;而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必须向患者传授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并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害和预防。了解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对治疗过程持积极态度,并提高患者治疗合作的程度。(2)患肢的姿势和护理干预措施:在病人躺在床上的同时积极引导病人抬起下肢,以确保静脉回流。此外,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翻身,改变姿势,按摩患者的四肢,并进行手动运动以帮助患者的静脉血恢复。医务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转身或向后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1]。(3)运动干预:医务人员应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方法,以积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使患者能够适当地锻炼身体,并着重于训练患肢。另外,医务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运动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的运动训练计划,以便患者更加科学地锻炼身体。
        1.3观察指标
        本文主要观察护理干预前后的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以及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
        通过比较得到了在干预之前的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后,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通过比较,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13%、19.35%、17.74%,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肿胀、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76%、4.76%、3.17%。


3结论
        ICU 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多数存在意识不清,无法表达疼痛、水肿、压痛等,无法表达不代表不存在,部分患者有可能 DVT 已经发生了,加上患者长期卧床也造成了静脉回流缓慢,种种因素综合影响而造成 ICU 患者 DVT 发生率高。综上所述,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春.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评估表的研制[D].遵义医学院,2012.
        [2]盛英,蔡婷婷,王亚婷,等.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的研制[J].护理与康复,2015(12):1103-1106.
        [3]汪牡丹,成守珍,刘润忠,等.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指标的初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03):15-18.
        [4]周玉华.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013年河南省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新理念及新业务、新技术研讨班[C],中国河南郑州,2013.
        [5]李鑫.下肢深静脉血栓重症监护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