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剪纸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动手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1期   作者:曹莹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
        曹莹
        长沙市实验小学梅溪湖学校 41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产生智慧必须要使手脑产生联合互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学生动手能的培养。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努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课;动手能力;实施;成效
        剪纸是最普及的中国民间艺术品类之一。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最具普遍性、生活使用最广泛、最具象征性、在民间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之一。它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世界的艺术瑰宝。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但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剪纸为载体,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小学中把剪纸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民间剪纸艺术,主要通过剪、粘、抠、刻等技法来表现艺术,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的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及小肌肉进行精细动作的能力,使他们练就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剪纸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手部肌肉,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同时手指动作的训练,能对细胞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完善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运行的方向和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的形象,才能提高操作的精确程度,也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记忆力得到充分发展。剪纸是一门以动手动脑为基础的课程。剪纸中的图案设计和制作都是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从设计剪纸草图到制作完成剪纸的过程,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因此,通过剪纸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
    从兴趣出发,增强学生学习剪纸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时,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兴趣与爱好像催践、去探索,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因此,从兴趣入手,营造学习气氛,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除了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简单手段,还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的《剪纸鱼》一课教学中,首先放映一段关于鱼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动态的画面立即引起了学生继续学习新课的兴趣。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民间剪纸鱼的资料,形象地介绍了民间剪纸鱼作品中蕴涵的丰富寓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己动脑进行设计及动手制作剪纸的兴趣。
二、提高学习动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动手欲望,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动力。有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在学习制作剪纸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不积极参与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进行剪纸的设计与制作时,动作迟钝,速度较慢,设计的作品不美观或不成功时,同学要取笑,老师要批评,因而导致了缺乏动手的自信心;二是设计与制作剪纸过程中得不到老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动手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因此,在学生进行设计与制作剪纸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例如:剪简单的团花或窗花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剪纸过程中可以多鼓励学生不用铅笔打稿,而直接用剪刀剪。这样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可以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进行正确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制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脑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大胆设计,敢于动手的好习惯。
三、丰富教学形式
    提供动手内容,挖掘动手源泉,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保障。由于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狭窄,接触到的剪纸作品不够广泛,体验生活的机会较少,因而在实际的剪纸设计中的题材内容也就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内容和材料,挖掘动手的源泉。
        1、在剪纸校本教材上设置专门的欣赏课,帮助学生了解各地剪纸图案的风格特点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学生去实例如:我们在校本剪纸教材的上专门安排了欣赏课,介绍各地的特色剪纸,并介绍了剪纸的语言及剪纸图案的寓意。
    2、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加强剪纸活动的趣味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性的让学生学习感兴趣、好玩的和有用的,让学生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使学生的学习变为轻松、愉快并有吸引力的活动。把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使作品更丰富多彩。在指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时,引导他们从自己最熟悉的物品或人物、动物开始。例如灯笼、花瓶、蝴蝶、水果,树等等。也可以启发他们把自己头脑里幻想的形象、情景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要让学生知道其实剪纸创作并不难,只要有选择的将客观物象纳入自己的想象之中,再运用平面、简括、夸张、添加、拼连、套嵌、装饰等多种造型表现方法,就可以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了。例如:创作花卉剪纸时,可以多看看花草;创作人物时,就多观察一些人物动态……再结合自己对剪纸技法的积累,就能独立进行剪纸作品的创作了。
四、创造动手契机
    丰富实践活动,创造动手契机,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深入。通过剪纸对学生进行动手动脑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而应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具有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动手的契机。如组织高年级学生用剪纸装饰美化校园环境,学生通过印图样、剪刻剪纸、装裱剪纸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剪纸制作技能,还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剪纸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产生。
五、总结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而又古老的一项民间艺术。不仅体现出中华文化几千年的魅力,还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综上所述,剪纸教学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合小学开展艺术课改工作。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剪纸课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提高艺术品味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开发小学剪纸课程,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山桥.关中陕南剪纸[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
[2]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24).
[3]刘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J].明日风尚,2016(10).
[4]夏道倩.浅谈小学美术剪纸课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