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波
身份证号:33900519750605****
摘要:当前我国的地质工程勘测技术呈迅猛发展趋势,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水工环地质,那么工程安全性就可以得到有力保障。针对于此,建议相关行业领域应该加强对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力度。最好可以立足于当前地质灾害治理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及策略内容,确保水工环地质应用效果可以达到预期。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
引言
水工环地质技术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环节,地质灾害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和地质结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研究工作过程中需,要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当地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准确探查地质灾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并且以此为基础合理使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展开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控治理工作。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当中,必须要准确探查水文地质条件、程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地质条件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充分发挥出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优势,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1.1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在地质灾害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工作中,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表现出的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地质条件构成,以及地貌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不同的区域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地质条件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地质灾害问题的产生,可以从地貌特征,地质条件,结构构成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地质灾害问题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通过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施工地质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各种转变进程,可以有效反映出当地区域的地质灾害产生具体原因,要得出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
地质灾害可以分为不同角度和不同的产生标准范围,针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具体原因来讲,主要因为自然地质条件变化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同时也包含了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也称之为人为性地质灾害。对于自然地质变化速度来讲,可以将地质灾害问题分为突发性和缓变性两种形式,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体现在崩塌、滑坡、地表整体塌陷、地面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也称之为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根据当前地质灾害相关研究工作的主流观点,地质灾害类型重点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地质条件产生变化。主要受到地壳的强烈变化和运动造成地面产生剧烈震动,伴随而来的是地面产生严重的裂缝和变形问题,造成当地区域的建筑工程受到破坏。同时相关基础设施无法正常工作,并且在交通通讯等方面也会受到严重破坏,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造成重大影响。第二,地质崩塌和滑坡灾害。这种地质灾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应的矿山地质结构产生位移,出现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产生这一地质灾害问题和土壤稀松,以及土壤结构层稳定性不足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三,地面整体沉降也称之为地面下沉或者地陷问题。由于受到工程施工活动的影响,地下土壤层的整体压缩程度不足,会造成地层表面的标高进一步下降,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地面坑洞。第四,地裂缝问题。地裂缝问题主要是累计性发展所产生的渐变性灾害,重点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于地层内地所形成的影响造成地表裂缝问题。比如,地质裂缝基础地层断裂活动所产生的裂缝问题;第二种属于非地质构造形式,主要的表现为外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地裂缝问题。
比如,外部地层结构的土壤层比较松散,存在黄土线形地裂缝、滑坡地裂缝等,没有有效规划地下水环境,是造成地裂缝问题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承压水过度抽取会造成裂缝两侧区域的地表沉降不均匀,进而会进一步加大裂缝的扩展程度。
2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1泥石流治理
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通常是在地震灾害的影响作用下而发生的,在某个区域出现大面积泥石流或者地面崩塌问题往往对当地生态环境以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处理。根据当前实际作用反馈情况来看,水工环地质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治理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举例而言,在开采自然资源时,技术人员应该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地质灾害影响。针对于此,建议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在自然系统承受范围之内,采取干预措施修复自然系统,确保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水工环地质技术而言,在修复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运用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预警监测系统,实现对该地质区域的监督管理。如通过数据采集,我们可以掌握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准确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预警监测系统分析监测工程区域地质结构的动态变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位置,应该加以重点评估与预测管理,防止造成隐患问题。
2.2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治理
地裂缝问题出现常常会伴随地质构造断裂问题出现,为防止对该区域地质构造方式以及运行方式造成不利影响,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水工环地质技术,针对地下水运行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开采作业活动,防止造成更严重的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存在异常数据问题的区域,技术人员应该针对该区域地面塌陷问题以及地裂缝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最好可以根据地质结构变化状态反馈情况,判断当前该区域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治理过程。
2.3地震灾害治理
地质灾害治理始终是水工环地质勘查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影响较多,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灾害问题,如泥石流等灾害问题。针对于此,在开展地震灾害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地区域地质灾害整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落实管理。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地震等级判断该区域地震灾害情况。并适当收集以往发生过的地震情况资料,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与此同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内容,对地震灾害区域整体表现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强化管理,防止灾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地质灾害问题产生不当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进一步控制地质灾害问题的影响程度,必须要充分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中发挥出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帮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大限度上降低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姚学军.探究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08):65-66.
[2]朱昱.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3):157-158.
[3]曾嵘,宾楒源.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