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钰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在2019年末,武汉突然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是一次传播速度广,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公民健康造成了威胁。虽然,党中央及时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但面对疫情的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突发性强,传染性高的疾病,其实在我国中医中,也有类似的概念,比如“瘟疫”、“疫病”等等,都是属于一个范畴内的,因此,其防控工作也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尤其是关于中医药,在防控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效用。
并且,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和SARS相比较,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又是一项更有难度的挑战。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实践:首先,要吸取教训,在反应、应对等各个方面都更加快捷有效。其次,要采用了联防联控的措施,在发现确诊后,及时隔离,治疗,阻止其并一步蔓延,最后,在预防早期,可以加入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让效果更加明显。
.png)
1.关于新冠状的预防原理
在防控之前,要正确地认识中医防疫的基本原理,在中医学中,认为疫病是一种“正邪之气”斗争的结果,正气也就是发病内在的根据,而邪气是指一些外界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如果邪气战胜,那么则会发病,反之,则不发病,也就是中医上所阐述的“内虚发病观”。
首先,在中医学中,强调了“上工治未病”的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告诉人们重视“未病”的防控,就是在没有发病前,就采取相关措施。在预防方面,主要是做好相关隔离工作,可以通过中医药进行调节,让人体的综合状态进行改善,提升免疫能力,从而抵抗病毒。
其次,相关专家人士也曾在新闻报道中强调过,要进行“两少两勤两通”,具体来说,就是要少外出,少接触有症状的患者,并要多喝水,多洗手,两通则分别表示:家里的空气流通,排便通畅等等。面对此次汹涌的疫情,在思想上就要引起重视,但是不能过度紧张和惶恐,一面使得体内的气机逆乱,导致自身的抵抗能力降低,因此,要保障有良好的心态,也就是一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那么,这也是预防工作的重要基础。
最后,在中医学上,重视“避其毒气”,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要远离危害源头,不要与患者进行接触,避免病毒扩散,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等等,都是提高机体免疫和抵御能力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也不能轻信一些所谓的言论等,例如之前在新闻中播报,许多地方的人们争相抢购双黄连,以想达到预防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冷静科学化看待,要更重视官方的报道,注重自身状态的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听信一些不专业的报道。
2.关于新冠状的防控具体措施
站在中医药的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轻度、中度患者占据的人数较多,可以通过隔离,采用中医药或是“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轻症过度到严重程度,其实要耗费很长时期的,也正是中医药治疗的一项优势所在。那么关于新冠状的防控具体措施,其实还包含了以下几项内容补充:
①要重视中医药物的种类:在中医药的临床中,如果处于防控的早期,那么就可以利用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的作用就是把病毒进行有效抑制,在防控的中期,主要就是要改善患者的症状,要将病情进行改善,此时,就要采用一些清热化痰、活血解毒功效的中医药,在后期,那么主要就是需要一些益气、清除余热的药物。要保障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保障其有效性和科学性。
②要重视运动:针对于新冠肺炎的来势凶猛,许多初期患者或是健康者都有一种疲倦、紧张的情绪,其实这是需要通过运动进行改善的,有部分患者长期卧床,或是本身就患有疾病,身体素质有待提升,当疫情来临时,也更没有抵抗能力了。因此,在家时,可以通过练习一些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等,或是一些简单的四肢运动,来提升肺部功能。
③关于饮食方面: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时,大多都会表现为发热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上,其实也就是一种肺胃阴虚的表现。因此,人们也要重视饮食上的调理和改善,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肺部功能,一般来说,要多吃一些益气滋阴、调理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薯、豆腐以及百合等等,如果想做一些药膳,可以选择食用一些银耳贝母雪梨汤、山药薏米芡实粥等,以上食物都能对人体内的系统起到一定的调节护理作用。
④关于情志疗法:其实这一方法在许多疾病的控制防范中都会使用到,尤其是新冠肺炎,是一种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其实人们对其并没有足够的认识,难免会出现害怕、紧张的心情,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这些情绪就会导致人出现失眠、烦心等现象,而针对以上,可以采用中医理论中的“七情致病说”原理,运用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和恢复,从而,能够让人的情绪和状态慢慢恢复到一个平稳的过程中来,这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工作也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