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孙仁玲
[导读]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
        孙仁玲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北京房山区 102445
        摘要: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功能评分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94.29%vs70.7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美观功能、咀嚼功能、言语功能、舒适功能以及牢固程度评分分别为(8.50±1.43)分、(8.55±1.39)分、(8.91±1.05)分、(8.85±1.19)分、(7.89±0.9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1.43)分、(7.12±1.21)分、(7.05±1.18)分、(7.08±1.10)分、(6.55±0.95)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语言、咀嚼、美观、舒适功能和牢固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牙列缺损是由于牙齿缺失造成的牙列不完整现象,不仅影响到正常咀嚼和发音、面部美观等,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口颌系统健康。临床上,主要采用人工替代材料进行修复,主要有种植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等方法,从而恢复牙列生理功能。有报道称,在生活中,牙列缺损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表现极为不自信,严重降低患者的人际交往水平。应当前多数患者的需求,口腔医疗也在不断的完善,不仅对口腔疾病可进行治疗,也能对患者的牙列缺损情况进行调整。本研究将种植牙修复治疗压裂损伤,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2例,患者均经影像学和临床症状表现检查确诊,精神正常,对本研究知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缺损牙邻牙为错位牙齿、畸形牙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36.53±3.62)岁;病因:牙周病变20例,外伤脱落15例,其他6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21~67岁,平均(37.27±3.78)岁;病因:牙周病变18例,外伤脱落14例,其他9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完善X线、CT线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对口腔进行消毒处理后,局部麻醉后,对残留患牙进行清除,术后3个月到院复查。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口腔消毒局麻后,确定植入点,用手术刀切割骨面和粘骨膜,沿牙槽嵴方向进行切割,严格消毒口腔及周围皮肤,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对残留患牙进行彻底清除,3个月后复诊,牙窝痊愈者,则可制备牙模进行佩戴。观察组采取口腔种植修复,取仰卧位,以0.02%洗必泰漱口,行局部麻醉,在牙槽嵴作L型切口,使牙槽骨充分暴露,并定位后钻孔,作种植窝,把种植体完整植入,最后进行软组织缝合。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并发症,一周后拆线。植入种植体后3个月,可进行种植义齿修复,修复前,需确认种植体无松动,并行X线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确认无不良反应,符合要求后选择合适的基台进行种植体上部修复。
        牙槽嵴顶骨吸收量:检测采用口腔X射线系统进行X射线测量,种植体顶至骨组织嵴顶的距离为牙槽嵴顶骨吸收量,根据种植体实际长度,计算X射线放大倍率,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稳定系数检测:OSSTELL动度测量仪采用共振频率分析法,直观反映出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将种植体稳定性量化。由同一位测量者完成,每颗种植体测量3次,种植体稳定系数为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美观功能、咀嚼功能、言语功能、舒适功能以及牢固程度,评分1~1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疗效评价:痊愈:牙列缺损完全修复,咀嚼功能正常;有效:牙列缺损外观无异常,基本修复,咀嚼食物有所不适,但不影响;无效:以上标准未达到。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临床效果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用“%”表示满意度等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差异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非常满意25例,满意13例,不满意3例,治疗总满意度为92.68%(38/41);对照组中,治疗非常满意17例,满意14例,不满意10例,治疗总满意度为75.61%(31/41),显著低于观察组(χ2=4.479,P<0.05)。
3讨论
        牙列缺损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该病病因复杂,主要为年龄、外伤、牙周病、龋病、颌骨缺损等因素所致,由于牙列缺损同时可能还伴有其他病变,如牙周组织改变、咀嚼功能减退、颞下颌关节病变、发音功能障碍等。因此,在修复前需进行系统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修复设计和治疗方案,从而确保修复效果。临床上,牙列缺损常见的修复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种植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
        以往对牙列缺损给予固定义齿、可摘除义齿等作为牙列缺损常规修复方法治疗,但受到牙周组织和残余牙齿的影响,支持和固定效果相对天然牙齿而言欠理想,且患者固定功能、语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一般。近年来,随着口腔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种植牙修复技术可以通过种植体为义齿提供支持力和固定位,实现长期稳定的效果,提高患者咀嚼和发音功能,更加符合当前人们对美学的追求。同时,种植牙技术可通过金属钛等种植体植入牙列缺损部位,与骨组织紧密结合,并利用骨组织可发挥人工牙根的作用,对牙槽骨正常刺激,可防止牙槽骨萎缩或疏松。
        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3%,这与上述研究报道结果一致,证实了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研究报道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言语功能、舒适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评分分别为(8.81±2.43)分、(9.59±2.51)分、(9.38±3.35)分、(6.76±1.32)分、(8.34±2.38)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种植牙修复可显著改善牙列缺损患者的美观功能、咀嚼功能、言语功能、舒适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牙齿的牢固程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提示种植牙修复可显著提高牙列缺损患者治疗满意度。
4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牙列缺损患者,给予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满意,较传统治疗方法而言,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美观程度,提高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和舒适功能,提高患者牙齿牢固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窦娟,徐世姣,蔡亮,等.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4):262-263.
[2]刘族志,付东杰.种植修复体改良粘接技术对种植体周组织健康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9,35(10):944-947.
[3]范静.浅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6,6(4):64-65.
[4]刘艳敏.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149-150.
[5]张旭,杨大江,江希松.口腔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9):64-65,81.
[6]桑卓,刘英志,古育娣,等.口腔种植修复用于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4):308-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