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高危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蒋鸿元
[导读] 目的 探讨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蒋鸿元
        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2013.8-2015.8期间收治的高危GIST患者中选出74例进行试验分析,采取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持续治疗不足3年,而观察组持续治疗3年以上,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持续治疗3年以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安全性;中晚期;甲磺酸伊马替尼;胃肠间质瘤;疗效
        胃肠间质瘤(GIST)病灶多处于胃肠道,也有可能处于盆底、大网膜、腹膜后等位置。早期低危GIST常使用手术方式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在80%至85%之间。另外,GIST发展到中晚期高危时,则无法采取手术治疗,且采取放化疗效果也不佳。对于该类病灶,临床上常进行靶向治疗,其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甲磺酸伊马替尼,其对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还能对细胞信号传导进行阻断,进而控制GIST生长[1]。既往,临床上推荐使用该药物治疗时间在3年以内,但复发率较高。所以,临床上逐渐延长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的治疗时间,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并提升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也将探讨中晚期高危GIST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3.8-2015.8期间收治的高危GIST患者中选出74例进行试验分析,采取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观察组内有男患者18例,女患者19例;年龄28-83岁,平均(56.43±3.28)岁。而对照组内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8例;年龄28-84岁,平均(56.41±3.29)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00,规格0.1g)药物进行治疗,初始用药剂量是每日400mg,在清晨服用,若病情还继续加重,可增加药物剂量到每日600mg,但注意每日最高用药剂量不可超过800mg,若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则可酌情减少用药剂量,但注意,每日最低剂量不可低于300mg。对照组患者持续用药治疗时间不足3年,而观察组持续用药治疗时间在3年以上。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5年无进展生存率,其中不良反应从皮肤黏膜水肿、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受损、乏力、血细胞减少等方面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算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5年无进展生存率(±S)
 
3讨论
        胃肠间质瘤(GIST)会发生在全消化道,最常见位置是小肠、胃,也会发生在肠系膜、网膜、胃肠道外[2]。既往,临床上常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因大部分病人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且肿瘤也出现了转移。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随着靶向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临床上逐渐采取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甲磺酸伊马替尼,其属于小分子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能对磷酸化过程进行阻断,并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相结合,进而对信号传导进行抑制,控制肿瘤生长增殖,较适合中晚期高危GIST患者[3]。除此之外,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还能对PAR-2、MMP-9等表达产生抑制,进而降低肿瘤细胞黏附特性,抑制细胞之间血管生长,最终降低胃肠间质瘤转移率。既往,临床上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时间在3年以内,但预后复发率比较高。所以,逐渐增加治疗时间,以控制GIST复发,提升患者生存质量[4]。据本次试验数据显示,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以上的观察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较高,均比治疗时间不足3年的疗效要更好,但治疗时间长短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关。说明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治疗高危GIST患者持续3年以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叙述,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中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以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小龙,冯立波,巫晓龙,等.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患者Foxp3+Treg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4):494-499.
[2]张蕾.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晚期高危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2019,042(008):1605-1608.
[3]陈小龙,冯立波,巫晓龙,许杰,左忠林,陈鹏,刘亿,邹庆伟,刘庆,夏冬.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患者外周血中Foxp3~+ Treg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18,34(07):600-606.
[4]张鹏,王国斌,陶凯雄,等.国产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010):660-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