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1期   作者:彭丹
[导读] 围绕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标准,数学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
        彭丹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蒙泉镇上午通完小  415307
        摘要:围绕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标准,数学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解题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站在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创新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基于此,对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引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新课改理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解题思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解题方法的掌握也不好,导致整体解题效能明显滞后。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授课形式创新性不足,没有认识学生的核心地位,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和教学方法渗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解题技巧。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创新教学方法。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让复杂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缩短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不仅可以增强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完美的图形——圆”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某个学校有一个圆形操场,学校要在操场铺塑胶,每平方米塑胶的价格是480元,已知操场的半径是45米,请问操场铺塑胶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贴近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上,实现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二)开展小组合作
        因小学生难以始终专注于课堂,所以教师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使小学生之间能够共同探讨同一问题,促进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一方面,教师可将小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学生以组为单位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为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并设置任务目标,使小学生能够朝着目标深入分析数学问题,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不但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这不但对小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有利,对小学生长远健康发展也尤为有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引发小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以实现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多样化”解决。
        (三)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这些理念:应以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去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应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能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应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数学的自主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总之,教师要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为主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将知识和理念灌输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而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让数学变得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升与毫升》时,就可提前准备好一些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如“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以升或毫升作为计量单位的?”“什么东西的计量单位是升或毫升?”等。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去讨论答案,自己从旁辅助和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营造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理解事物的程度也更深,所以教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实存在,以具体的问题为基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导师就是兴趣,同时学生也容易被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营造出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探究欲望。例如,学到“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方程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方程意识,教师可以营造出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引出未知数实现简易方程的构建。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都未发育成熟,教师不但应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应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及进步。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多样化”解决数学问题,可借助游戏及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程度,确保小学生有效解答数学问题,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仲琳.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上),2019(09):167.
[2]杨修霞.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26):193.
[3]夏万玉.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18):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