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1期   作者:丁立
[导读] 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发生了优化升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要改变。
        丁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四小 3112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发生了优化升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因此,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感受乐趣,同时,也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学生在强大思维能力的帮助下,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富有趣味性。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价值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究了几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在传统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的教学问题,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保守,大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片面的认为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唯一道路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公式”,课堂教学内容偏少,基本上全部集中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偏低,学生思维能力偏弱,数学综合能力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因此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着重探究的教学问题之一,旨在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分析
        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其中包含着非常多的知识点、公式定义以及概念性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偏弱,思维能力尚在培养的关键时期,而且从整体上来看,越是低段的小学生,其思维能力越差,即便很多中高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这给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带来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数学成绩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而且深度学习能力不足,无法更好的完成对深层次数学问题的钻研与分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避免出现课堂纪律“失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进度,通常会采取“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也并不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不仅教学效果偏低,而且还不能做到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甚至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容易使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给学生的未来学习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积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和现实价值。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与教师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后,再遇到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及相关知识点时,便会更容易进行记忆,学生能够从中找到数学计算技巧,数学实践能力变得更强,即便遇到数学难题时,学生也能够通过积极分析和思考,完成数学运算,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后,还能够通过自主分析,找到数学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再感觉是“痛苦的”、“煎熬的”,而是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进而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1]。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分析
    (一)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想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熟知数学教材的核心知识点,掌握每节教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易错点内容、易混淆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等内容,这样才能根据不同教材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针对性培养。传统数学课堂氛围比较差,主要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佳,无法做到长时间全神贯注听讲,而且很多学生还存在私下交头接耳的情况,教师为了控制课堂纪律,会不允许课堂过于活跃,这样虽然能够让课堂变得“安静”,但却限制了学生的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调动和思维调动。因此教师应当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融合,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下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通过教师的积极有效引导,让学生可以自主分析数学和生活中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思维能力的培养[2]。
        例如,在教师进行《认识图形》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分析完教材内容后,构建一个教学情境“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学生经过分析和思考后可以得出结论:“课本、讲台、黑板、国旗是长方形的;魔方、墨水盒是正方形的;三角板、房顶、风筝是三角形的;足球、篮球、表是圆形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教学目标。
    (二)引用对比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严谨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通过对比教学法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简单易行,而且积极有效的。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具有比较鲜明的对比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对比,实现对问题的解答以及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探知,这样便能够比较明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度。此外,数学也是一门具有非常突出严谨性的科目,稍微有一点差错,就会导致整个解题过程和最终答案出现错误,因此不能有一点麻痹大意,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思维严谨性,避免出现相似度比较高的知识点混淆、计算公式混淆等情况,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得到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可以积极采取对比教学法,这样能够比较好的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灵活度和思维严谨性的培养[3]。
        例如,在进行《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对比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探究性问题“一个制造铅笔的工厂,一月份生产铅笔数量与二月份生产铅笔数量的比是5:4。已知一月份生产了2000支,那么二月份生产了多少支”“你又知道多少种计算方法呢”,学生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可以罗列出多种计算方法学生会列出以下几种方式:“首先2000÷5×4的计算方法,得出1600支;有的学生还列出了分数乘除法2000÷或者2000×;还有学生将该问题采用求比例的未知项进行处理,最终同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经过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不仅可以对“分数、比、乘除法”等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多种计算方式中,找出最便捷的解题方式和答题思路,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宽阔,灵活性更突出。
    (三)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数学并不像其它科目,通常只有一个标准的固定答案,很多情况下数学计算方式和计算思路都不是唯一固定的,而是有几种甚至是几十种计算方法。很多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目时,会感觉比较吃力,经常有不会算、不知道怎么算等情况出现。其实这并不是学生没有好好进行学习,而是学生的解题思维被限制住了,没有将思维打开,经常会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感觉到“无从下手”,实际上这就使数学思维被禁锢住的重要体现。

很多小学生面对数学时,缺少质疑的意识和勇气,错误的认为课本教什么了,老师怎么教的,我就应该怎么去做,不用老师教的办法就会出现错误,这样不仅会让学生的思维逐渐被封闭起来,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有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拓宽,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有更加广阔的思路,发现一些比较独特的解题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梯形的面积》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你们知道如何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吗”。学生经过分析和思考后,可以说出:“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进行倒转再平移对接,然后拼接成平行四边形,这样便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再除以2就得到了梯形面积。”教师此时再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教室内没有其它声音了,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进行教学:“其实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它计算方式,看看大家谁能想出来”,这样便会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敢于推翻之前的计算思路,重新找其它计算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和分析后,会得出新的结论“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将一个梯形进行倒转再对接,能够拼接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比较好的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积极提出质疑性问题的好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从深层次进行理解,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倦和疲惫感,导致一些学生不愿意再进行数学学习,甚至由于学习成绩长期不理想而自暴自弃。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多采取“填鸭式”教学办法,教师在讲台上对学生一股脑的进行教学,将知识点、概念和计算公式教给学生后,便给学生留了一堆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抑制,学生也无法真正将思维的灵活性展现出来,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呆板,定式思维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中,激发数学思维,使大脑思维更加灵活多变,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4]。
        例如,在进行《量一量,比一比》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测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比如一些学生对与如何进行单位换算不够熟悉,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安排15分钟的课堂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对班级内的物体进行“量一量,测一测”。有的学生量出教室的长度大约是10米,讲台的长度大约是1米,小明的身高大约是120厘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60厘米,一步大约是40厘米,铅笔芯的宽度大约是1毫米。在学生进行完实践活动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例如将所有物体的单位分别换算成米、厘米、毫米,然后比一比看看谁的结果最准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头脑思维始终在“高速旋转”中,一方面在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的思维能力培养。
    (五)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很多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不强,而且普遍存在只会一种解题方式,一旦题目换了一种说法,或者需要用另一种方法进行解题时,学生就不知道应该怎么算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在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学生群体中都是比较突出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对学生这种情况进行处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出现厌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会让学生出现思维层面偏低、思维面过于狭窄等情况,也会对小学生的想象力产生较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注意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例如,在进行《比例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28个羽毛球分给A、B两个班级,两个班级的人数比是4:3,那么每个班级会分到多少个羽毛球”,老师在观察学生计算过程时,会发现有的学生用份数相关知识进行计算“28÷(4+3)×4=16,28-16=12”,有的学生计算方法为“4+3=7,28×4/7=16,28-16=12”,有的学生则选择使用刚学习到的比例进行计算,设A班分到的羽毛球为X,从而得出推导公式并完成计算。学生使用了多种计算方式,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找出数学计算中的简便技巧,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打开解题思路。
        (六)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思维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引导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性和实际价值作用,要能够直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核心内容,贴近教学重点难点,让问题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实现思维的启发。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问题设计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让问题既有趣味性,同时也要有深度和广度,并且根据不同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学习,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都得到锻炼[5]。
        教师要想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要改变问题的设计方式,避免采取常规“对不对,好不好”等引导性问题的设计方式。要让问题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这样可以让学生解放思维去完成问题的探索;问题要有比较明显的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让问题能够适应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是要让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感,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完成问题的探索,比如在进行《倒数》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几个引导性问题“倒数是什么,它是一种数吗,哪些数会有倒数呢,学完这一节课后你有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样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必须要开展的教学内容,应当被充分重视起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作为教育一线岗位的小学数学老师应当做好战胜这个“持久战”的准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照抄照搬其它教学方式,应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根据教材内容,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引用对比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采取评价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持续性、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好课堂引导,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当代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章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9):89-90.
[2]董成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79.
[3]雷萍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121-122.
[4]陈文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2.
[5]虎主草.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25):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