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1期   作者:肖骏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肖骏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校     644007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古诗词中凝聚了古人思想与情感,做好古诗词鉴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的方法展开分析,帮助学生们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方法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随之提高,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初中的古诗词一项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古诗学习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审美情趣。但是古诗是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最难把握的教学,它的篇幅精炼短小,内容回味无穷,感情却又丰满浓厚,在古诗文教学中教育形式的选取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老师讲的太浅显,学生们会学不到真正内涵,如果老师讲的太深入,又会造成学生们难以理解,如何通过合适的方法,把握好古诗词教学的标准,是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认识古诗词,了解构造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其内在意境与神韵,外则是它的修辞声律和结构。要想对古诗进行掌握,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就需要认识古诗词,了解它的构造美,只有基于它的外在,才能去更好地感受古诗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在古诗的外在中,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古人将股市的结构称之为章法[1]。诗歌中它的结构方式有以下几种,分别是立起式,立起式就是先写结果,然后交代原因。接着就是承接式,它按照时间或事件的发展来进行书写,在古诗的语言上,一句承接着一句,结构上也是上下互相承接,全诗都是同样的含义。然后就是交综式,结构上它既不是立起也不是顺承的句意,更不是连贯,而是前后首尾两句之间交错呼应。除此之外,还有翻叠式,就是让相反的意思结合在一起,诗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然后就是跳跃式,中国的古典诗词包含跳跃和省略,因为古诗词本身的语言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所以特别的精炼,为了强调最精彩的内容,就需要将平淡的略去这样实现跳跃式的结构形式。除了跳跃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形式结构,就是对比在古诗写作过程中,针对它的布局,展开前后对比,突出写作的主体。
        例如著名的承接是古诗中以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古诗观沧海,这首诗就是按照这样的形式开展的。观沧海是曹操所著,作为一首四言的乐府诗,它对仗非常工整,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了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的所见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象的壮丽景象,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诗人更多地是借助于诗词表达自己胸怀天下的精神,整个诗的气势磅礴,它就是伴随这事件的发展来写,从看到的景象再到最终得出的深刻感受,整个诗词都让人感觉非常通畅。
二、诵读古诗词,感受音律美
        黑格尔说过,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者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它的意向华丽,辞藻更为重要。在所有的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对于诗歌鉴赏教学而言,通过诵读感受,韵律体会到韵律音乐之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歌而言,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读出情感,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和作者展开沟通,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感受到自然风光,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开阔[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最后课外古诗词背诵中选择了泊秦淮这样一篇古诗。这首诗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牧所著。在诗词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写出了秦淮河上烟水迷离,月照白纱的美丽夜景,两个笼子就把月夜江上冷凄的景象描摹了出来,并借助烟和寒水奠定了一种苍凉的气氛。夜泊秦淮近酒家,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为后文的商女演唱埋下了伏笔,酒家二字更是暗示出了秦淮河畔的繁华热闹,联系诗人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诗人孤舟夜泊的孤冷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是诗词感情的升华。因此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结合诗意前两句弱读,后两句深读。在诗歌中蕴含情感带有情感的去诵读,就能够将诗词中的意味更好地展示出来,让古诗鉴赏教学达到自己的效果。
三、赏析古诗词,体会内在美
        在古诗词中诗词的内在美是诗词的核心,也是一首诗词的价值所在,但是在当前,很多老师对于诗词的教学都是浅尝即止。因此无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发展,作为诗词核心所在,在诗词鉴赏的过程中,老师们就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内在美,有些学生只理解了表层含义之后,就无法对作者的深层情感进行理解,情感是一首诗的灵魂,只有理解了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才能够感受诗词的音律,感受诗词的结构之美[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到了杜甫的诗三首。分别是望岳、春望和石壕吏,通过学生们早期的学习,能够意识到杜甫实为忧国忧民的诗人,后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表达对百姓的担忧。在这首杜甫的望岳中,作为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整首诗都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学生们在阅读时就能够感受到这首诗,没有一个望字,但是它的题目却叫望岳,整个诗文也是围绕着望字展开的,有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再到俯望诗人,对泰山的气宏磅礴气象进行了描写,展现出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春望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望月就有了很明显的情感不同,这首诗写作背景是在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之后,杜甫在七月的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想要去投他,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次年写下春望。在春望中每句每字都感受到了作者国破家亡,离乱伤痛,整个诗都弥漫着一股哀伤的基调。仅透过表面含义来看确实如此,然而深刻含义中彰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紧接着又学习到了杜甫的石壕吏,石壕吏这首诗词是作者的亲眼所见所感。这首诗是杜甫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离开洛阳经过新安,石壕和潼关所见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情景。石壕吏它是作为现实主义的叙事诗,用直白的语言写出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色捉人,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做服兵役的故事。透过这首诗,揭露了当时管理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以及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刻同情。因此对于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所书写的古诗,都需要联系古诗的深层背景来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深刻地进行学习,感受到古诗的灵魂,体会内在美[4]。
结束语:
        总结全文,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如果让学生浅层面的了解,就无法帮助学生有更深刻的记忆,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的过程中,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认识古诗词,了解构造美,再深一步的诵读古诗词,感受音律之美,接着赏析古诗词,体会到内在美。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古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武俊英.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40+50.
[2]韦晓晨.浅议初中语文古诗鉴赏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37.
[3]王二青.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1):87-89.
[4]何雪琴.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8):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