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渗透思政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1期   作者:孙伟
[导读] 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教育,一个民族想要变得富强,想要取得进步,绝对离不开教育。
        孙伟
        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464000
        摘要: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教育,一个民族想要变得富强,想要取得进步,绝对离不开教育。它可以让国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帮助人民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整个国家注入新的活力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的推进作用之一。提到教育,我们就会想到对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同的阶段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引导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在学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让工匠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在职业方面的道德意识;在培养他们所需的职业技能,以及他们在创业方面的能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精神方面得到提升,真正的朝着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人的方向而努力。为此,高职院校都推崇在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的同时,还能“学有所悟”。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渗透;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要重视思政工作,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思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我国在经历了几千年后,所形成的优秀文化和思想是我国的发展立足点,而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优秀文化的精髓,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大学语文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最佳阵地,也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高职学校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在语文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质。
一、思政教育渗透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思政教育指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大学作为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应当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高职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需要任课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课程设置要合理。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对于学生而言也更多的是关于思想品德的建设,具有很强的趋同性,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现代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传统的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学生为目的,很大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了对学生的思想和人文情怀的教育,因此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十分有必要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了思政教育,打破传统的语言学习和思想道德学习相分开的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大学的培养目标中,这样的渗透式教育将会使得思政教育变得鲜活,同时也不失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二、思政教育渗透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一)利用媒体资源,多渠道开展育人模式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老师的教授方式发生了改变,也给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的备课量增大,还要给学生推送大量的资料。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补充。教师要不断地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高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基础差底子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要借助灵活多样、创新实用的教学方式应对高职学生特殊学情。利用网络媒体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引入移动教学。可以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学习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上传微课、视频等各种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借助平台就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为学生释疑解惑,实现师生之间点对点无间隔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好实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与课堂教学一起建构成文学学习的多维模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创新学习。教师借助新媒体技术,将大学语文课堂与优秀网络资源的衔接,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合理运用手机。手机搭建出网上教学资源与网下课堂教学的通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自觉意识,提升课堂搜集处理信息、课下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创意精神和能力的构建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氛围。本学期特别使用了超星学习通的资源,很受学生欢迎。足不出户,感受名师风采。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辟选修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大学语文教学路径。通过展开名师讲堂、诗词表演、写作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将课堂移至课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抽象的语文学习变得更生动形象,对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使思政教学效果越发突出,也为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生命完善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把握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学生对传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对于传统的高职思政教学,更觉得枯燥无味,且认为学习思政课没什么用,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势,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不断提升。
        高职语文课程教师要掌握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语文教学与当代价值使命的融合,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也是在语文思政教学中升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习如何充分挖掘现当代小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其渗透、熔铸于专业教育之中,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入脑入心。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人文课程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思政教学进课堂,挖掘课程中蕴含的高尚文化素养和人格精神,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谐、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内容,同时将爱国主义、民族情怀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探索在当前信息资源丰富多元的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以及现阶段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通过有效发挥课程优势,让语文中的思政素材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之一,促进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结合生活实际,落实思政理念
        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人物的感受及认可较为深刻,对部分经典人物充满了崇拜,且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典范作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较高,配合教师的思政教育引导,可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大部分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可将语文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素养融入生活体验与实践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就可引入中国传统节日,将其与西方节日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将《听听那冷雨》《燕歌行》《茶馆》纳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查询和集体讨论,了解爱国主义思想。其中《燕歌行》描述了战争的成败与得失,对保卫国家而牺牲的普通士兵进行赞扬,由此教师可引入中国消防战士、边防战士的典型例子,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听听那冷雨》这一文章,作者站在游子的角度,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以上文学作品时,适当提问:“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性爱国?”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钓鱼岛事件爆发后,大量国民打砸日本产品,台湾问题中大量的国民叫嚣着“开战”等事件,这样学生就能切身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并进一步明确正确的爱国观念和行为,学会理性爱国。
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坚持课程思政的观点与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进而为培养更多具有大学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和实用性,开创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涵养学生性情,使其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能够有坚定的信念去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身先示范、转变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林,杨娇,司律.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03):121-124.
[2]韩丽.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政教育探索——以地方院校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11):60+62.
[3]马松.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及有效途径[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62-66.
[4]张莹.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4-76.
[5]王聪,姚桃娟,牛浩昌.“课程思政”引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探究[J].才智,2018(13):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