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1期   作者:钟云欢
[导读] 小学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内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钟云欢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镇平小学,广东 梅州 514100
        摘要:小学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内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我国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还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
        素质教育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更受到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分支,老师给小学生展开作文教学,旨在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发现,课外阅读丰富的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高。
1 重要性
        小学考试阅读习题的解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阅读题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有效解答。当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在语文阅读习题中快速找到相应答案,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这种学习方法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是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面对社会,所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尤为重要。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在忽略传统美德以及传统文化精神。而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就是如此,通常会因眼前的事物而忽略长远的发展,从而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属于道德形成阶段,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是要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底蕴以及各时期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可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发展。
2 教学现状
        小学生受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程度的限制,在进行语文文本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在阅读过程中会遇见生僻字,字典很难进行查阅;在理解文本主旨感情的时候受到人生阅历的限制,在教师讲述作品的情感部分时没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文章主旨类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只会套用理论格式进行解答。久而久之,学生在开展语文文本阅读时会觉得语文阅读枯燥乏味。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往往是直接为学生讲解阅读要点,对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的结构脉络和重点字词句进行直接解读,并且将总结好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记样板、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相当于教师直接跳过了学生的思考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主动对文本进行思考,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3 应用
        3.1 语文阅读教材的深入挖掘
        千年的传统文化都被收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是值得教师与学生关注与品味的。所以,教师在讲授语文阅读时,应将其中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增进传统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比如,在对学生讲授《耳口目》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应先让学生对象形文字进行基本了解,然后再对学生讲解象形字的由来。再比如,对学生讲解偏旁部首内容时,应让学生对其基本意义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掌握,“火字旁”经常与火有关如灯、烟、炸、爆;“反犬旁”常动物有关,如狗、猫、猴、狼    等;“三点水”一般与水相关,如江、河、湖、海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3.2 单元课后穿插四大名著章节选读
        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各有特点,在传统文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虽然小学生因年龄和阅读水平有限,不能充分阅读和理解四大名著,但对他们来说,了解其中蕴藏的一些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单元课后选择一些经典片段或章节,让他们认真细读,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当然,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为他们扫除阅读障碍,选择一些历史书籍帮助他们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传统文化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合,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比如在学生阅读理解《嫦娥奔月》这一故事时,教师可将这个故事和传统中秋佳节相结合,让学生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3.3 教学形式多样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寓言故事以及童话故事相比,后者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造成对知识学习的被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点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课,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讲解时,应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工具,将古诗中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使自身的被动教学转化为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主要课题,对学生开展课堂专题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使学生可以快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教师也应带着学生对传统文化展览馆、以及历史文化博物馆进行定期参观,并做好相关赛事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
        3.4 结合学生兴趣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基础知识获取都要依赖于教材,教材中含有丰富教学素材,但是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往往难以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经过笔者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比较熟练的读写知识往往是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为了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法的作用,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钻研,灵活运用教材中丰富的写作、阅读素材,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对教材进行学习。
        3.5 借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书籍类型十分丰富,虽然有些故事阅读适合小学生,但仍然会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此难以理解。想要塑造学生一定的作文水平,老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外阅读来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带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多媒体中图片与视频的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外书籍的内容,深层次地改善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触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例如,《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学习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借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播放类似于《后羿射日》和《愚公移山》等相关的课外书籍故事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写作技能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和阅读水平,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阅读,如在低年级段主要侧重对汉字及其相关文化的学习和阅读,在中年级段在班级中设立传统文化阅读兴趣小组并引导学生分享读后感,在高年级段鼓励学生阅读古籍并交流自己的读后感,等等,使学生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从而达成传统文化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渗透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文娟.浅谈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学周刊,2020(13):111-112.
[2] 曹建峰.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9,10(20):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