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人物面面观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1期   作者:张尧
[导读] 《皇帝的新装》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在于它精彩的想象、跌宕的情节、深刻的内涵,更是因为这篇童话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值得我们去挖掘,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人物出发,探究他们背后的深意。
        张尧
        西工大附中分校
        《皇帝的新装》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在于它精彩的想象、跌宕的情节、深刻的内涵,更是因为这篇童话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值得我们去挖掘,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人物出发,探究他们背后的深意。
        
        一、说真话的小孩——成长的代价
        在整个故事中,说出真相的任务被交给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认为:作者是为了告诉孩子们,要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要在长大后变成一个自己讨厌的人。这样的说法当然很美好,但过于理想主义,哪怕是在安徒生去世100多年之后的今天也没有变成现实。事实上,童言之所以无忌,是因为孩子们还没进入充满利益纠纷的成人社会。孩子们大都依附于家人而生存,对“得到”和“失去”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对“利益”一词的理解更是无从谈起,自然就胸无城府,见到什么说什么了。但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逐渐发现,说真话有时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一次又一次的阵痛让大家都懂得了一个道理:孩子看对错,成人看利弊。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要长大,都必定会进入关系纷扰的人类社会,谁能保证说真话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会变成说谎话的大臣呢?

        二、口是心非的大臣——人性的缺陷
        谈到大臣,我们不妨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这个情境里,如果你是大臣,你会不会说“我什么都没看见?”我想,无论是你,还是我,在“获得真相”到“说出真相”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到极为犹豫甚至纠结。大臣今天说出了真相可能明天就会变成百姓,甚至连普通百姓都做不成。人的思维是不透明的,人与人之间总会纠缠在各种利益之中,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人的本性。
        《皇帝的新装》讲的其实就是人性中的一种固有弱点,这种弱点在你、在我,在古代人、现代人甚至未来人身上都应是普遍存在的。时至今日,类似的剧情也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下属面对领导,学生面对老师,司机面对交警,百姓面对官员,乙方面对甲方……
        每个人都是虚荣而自私的,都害怕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是绝大多数人生命的常态,是人性固有的缺陷,不可能被根本改变。中国人被“舍生取义”之类的王道教化了几千年,都没有能够实现,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三、受骗的皇帝——专制的弊端
        说到这个皇帝,每个人都会联想到一系列的贬义词:愚蠢、荒唐、爱慕虚荣、自欺欺人……可是,这样一个昏聩的人,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继承的!”诚然,在世袭罔替的君主制国家里,蠢材最有可能当皇帝。但蠢材当了皇帝就一定会产生这样的闹剧吗?今天的英国、日本也有世袭的国王,有没有可能干出类似的事情呢?
        显然,童话中皇帝能如此荒唐,绝不仅仅因为他是最高统治者,更是由于他拥有着完全不受约束的权力。几乎和安徒生同时代的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2-1902)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事实上,如果把童话中皇帝所拥有的绝对权力关进笼子,大臣们、百姓们就都可以活得真实、活得自由、活得有尊严,这样的闹剧就可以彻底避免。正所谓:好的制度会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将鬼变成人;恶的制度会暴露出人性中恶的一面,将人变成鬼。
        
        四、人云亦云的百姓——平庸的罪恶
        文章中的百姓是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群体,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群体也当成一个形象来整体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百姓们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能力,自始至终都在人云亦云。我们再把目光投向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上,就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放弃自我判断和自我思考,随声附和,随波逐流的人。这样的人作为一个个体,可能不是坏人,也未必能做出什么坏事,但当这样的群体出现之后,就非常有可能造成集体作恶的巨大悲剧。
        极权制度下的普通人最容易发生这样的变异。在明末,袁崇焕被凌迟时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走上街头,要生啖其肉以解民族之恨;在东德,军警们没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制造了无数冤魂……回到《皇帝的新装》中,如果有一个黑暗的结尾,皇帝大臣众口一词,用绝对权力宣布“说实话的小孩”是受到外国势力蛊惑的间谍,百姓们又会如何呢?
        20世纪犹太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平庸之恶”,即不思考、盲从、麻木的庸人很可能就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制造罪恶。在阿伦特的名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艾希曼就是签署处决犹太人条令的罪犯,按说他该是一个罪行累累的恶魔,但在生活中,艾希曼却是一个普通庸碌的人,他在签署条令的时候根本没有动脑子,只是在单纯执行元首希特勒的指令而已。相比而言,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的辛德勒也是纳粹党员,但却拒绝了“平庸之恶”,用一己之力保护了无数犹太人的生命,在黑暗时代谱写了人性的赞歌。
        我们是要教育学生做艾希曼,还是做辛德勒?
        
        四组人物,拼接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荒诞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就是安徒生大师生活的那个世界。而20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荒诞会不会再次重演呢?我不知道,我只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