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清
广西省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第二初级中学 537406
摘要:数学这门课程的基础性比较强,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课程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心智,掌握行之有效的育人策略和手段。其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比较复杂,教师需要立足于这一必修科目的教育教学条件。关注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好数学的相关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育教学策略的改进以及优化升级势在必行。教师需要抓住有效的教育教学契机,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成绩。积极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工作,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实现顺利的落实。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传统的教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学生直接被无视。现代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活动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关注教学类型的分析以及研究。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不断的调整以及延伸。现代化的初中数学教育理念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对不同的课程体系进行细节分析。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时期以及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确保学生实现自主查漏补缺,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此来更好的体现现代化教育举措应有的作用及优势。
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机会
数学是一门让学生比较畏惧的学科,很多学生的学习进度较慢,学习状况不够理想。这一问题的出现在于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因此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以及沟通。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调整好教学节奏,就能够保障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直接被教师所无视。教师没有结合目前的学情来指导学生,与学生实现紧密的沟通以及互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知识难点以及薄弱之处了解比较浅显。后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失去了理论基础以及指导,学生也逐步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学习自信心。
(二)还未创设教育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变得更加的主动。学生需要在兴趣的指导下实现高效学习,教师需要以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依据,关注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意境,凸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有的数学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情境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育人作用,因此在这一板块上投入的精力较少。很少有教师会着眼于活动课程的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关注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并且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一个人在黑板上讲课,学生则非常被动。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个人的学习热情较差,整个课堂氛围非常的低迷和生硬。
(三)无视教学反思和总结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学反思与总结的重要价值以及核心要求,但是教师仍然跳过这一环节。无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后期的教学总结和反思,没有意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价值。教师过于注重对教学节奏的把控,往往为了追教学进度,节约教学时间,直接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知识灌输,用一种教育教学策略一以贯之。
很少有教师能够停下脚步进行反省以及总结,这一点使得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量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核心。在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很多学生感觉非常的畏惧。对于初中生来说,个人的学习经验有了积累,但是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较差,自主思考的能力不足。针对这一新问题和新情况,教师需要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目标。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三章《轴对称》时,教师需要着重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情感交流及沟通,实现师生角色的合理互换。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来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在师生沟通以及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而找到解题的关键所在。确保对症下药,全面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很多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解题速度,并且站在不同的角度实现一题多解。个人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
(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需要以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依据。关注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了解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素质提升。学生对数学存在天然的畏难情绪,教师则需需要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向,确保学生能够对学科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黑板讲课与师生互动之间的联系最为重要。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圆锥的侧面积》时,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关注学生兴趣,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引导学生说出个人的内心想法。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交流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活动课程的开设与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尽量避免耽误教学进度,教师需要以现实问题的分析为依据。让学生在基础思考和探索之中身临其境进行主动的感知。投身于不同的情境感知活动中,激发个人的兴趣,全面提升个人的成绩以及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点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发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加强课后总结和反思
要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自主锻炼为基础。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在后期反应以及总结的过程中确保对症下药。学生的自主思考最为关键,这一点要求教师主动调整教育思路。关注后期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及要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分寸。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查漏补缺。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还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一同攻克,一同分析。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鼓励学生迎难而上,真正做到坚持不懈。这一点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顽强意志的培养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减轻。
结语
在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一致。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在互相交流及沟通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让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实现自由发挥、大量创新,这一点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定强, 杨怡, 梁会芳.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综述——基于2019年《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分析[J]. 中学数学杂志, 2020, 000(002):P.63-65,F0004.
[2]杨伟荣.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 女报:时尚版, 2020, 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