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凌岚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31
【摘要】本文借助各种有趣的阅读外在促进形式,推动小学生多阅读,喜欢阅读并且享受阅读。将这种阅读外在促进形式起名为阅读旅行中的加油站,来探析引导小学课外阅读的方法。
走进语文教学已有十个年头,这些年头来自己不断地琢磨引导孩子快乐阅读的方法,因为我深知,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有效方法,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并享受阅读呢?我尝试了这些方法,旨在为学生的阅读旅行提供充足的能量加油站,引导学生畅游在阅读路上。
一、相遇站,主要是营造多形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和书籍相遇。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需要。孩子从一年级入学,学习音节,识记汉字,再到说句写话,到阅读文章。随着阅读量递增,阅读难度的加深,孩子开始感受到阅读的困难。老师应在此时,抓住时机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为学生营造多形式的阅读环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被色彩艳丽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老师要注重打造图书角,打破传统意义的阅读空间,将这些书籍摆放在走廊,拐角处,窗台下等等,营造时时有书读,处处有书读的读书氛围,从环境着手促使学生与书籍相遇。同时改变一本正经的坐在凳子上看书的形式,将图书角铺上垫子,让学生席地而坐,减轻自己的阅读压力,惬意阅读。再次是引进以图画量居多的阅读文本,吸引学生阅读。另外,与家长沟通交流,让每位家长也为孩子打造这样一个家庭读书角,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拥有舒适的阅读空间。一段时间后,家长表示孩子看书的主动性加强了,阅读时间变得更久了。这样的环境更能促使孩子与书籍邂逅相遇。
二、促进站,主要是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里的阅读必须是源自于小学生内心幸福体验的阅读。为了让学生快乐阅读,阅读快乐。应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活动。
1.“众筹”阅读会,寻找书的知音。萧伯纳曾说,“你我之间苹果的互换,结果仍是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我思想的交换,每人将有两种思想。”是的,学生个体的阅读,只能激起自己生活经历中有限的感触,而将阅读展开,与他人进行交流,经由彼此之间思想的碰撞,则能超越一个人的见解,形成阅读上新的东西。所以,适时的在学校或校外发动学生举行几次阅读会,让学生由“要我阅读”的心理转变成“我要阅读”。
通过寻找场地,邀约同学,主持发言等系列的准备工作,真正喜欢上阅读。老师则引导学生学会分享阅读的感受,大声读出书籍中的精彩片段。例如,在看完了曹文轩的《草房子》后,一名学生在阅读会上大声地朗读了这样一个片段: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接着他的阅读知音说:“我也喜欢这个段落。从这里,我读出了桑桑有心事,因为从他吃藕的动作就能看出”。这样简单的感受,却是无穷能量的积聚。一本书,促进了两个人的思维。读后的交流互动更把孩子的自信心,送往更高远的未来。
2.摆地摊,推介好书。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季大师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人类的发展主要靠积累,而积累的手段主要靠书。我们很多时候,一生的命运会被一本好书所改变,这说的就是这本好书引导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本好书起到了打基础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我们倡导读书,学会推介好书。其实推介本身就是一项能力,它必须是在基础阅读的基础上,不断熟悉,进而提炼。小学生喜欢参与活动,他们能从活动中提升自我。摆地摊就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他们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带到校园,以财务的形式购买或租借。而本身作为书籍出售者,为了吸引同学们注意,就会倾尽自身所有语言归纳能力,不断向同学推介。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更满足了小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3.阅读手抄报,让学生展示阅读思维的收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不例外。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把自己所感受到的绘制成一张张手抄报。手抄报的形式包括书籍的基本信息介绍,书籍问题记录,经典句段摘抄,读后心得等。将这些作品展示在校园,吸引同学的关注,吸引校长老师的关注。老师再将表扬语附注在作品旁边,进而激励着小作者阅读的兴趣。
4.出书集。只有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快乐地成长。小学阶段,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童话》、《民间童话故事集》……课内的教材上也安排有续写童话故事的习作训练。因此,抓住这样的契机,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质的飞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人写一片童话故事,大家一起编一本属于自己的故事书,并在班级中征集书的名称。根据小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孩子阅读创作的兴趣。他们有一部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有一部分则是对已有童话故事的模仿。在创作童话故事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平时的阅读进行知识点整合。因此,课间,孩子们争相借阅这些凝结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书籍,每个同学都带着自豪的心情互相欣赏阅读……
【参考文献】
[1]单银娥.试析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3.09
[2]张春影.试论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7.05
[3]黄治亮.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新校园旬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