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阳1 迟玥2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1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生物制药技术逐渐形成。这是一种利用多种生物技术并以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现代高新技术。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生物制药技术产业的研究现状做浅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从最初的DNA重组技术发展到现在的蛋白质组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多样化的生物制药技术,它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如今,生物制药技术仍然是国际医学界最重视的一项高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前景。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生物技术应用成果被运用于医药行业,其主要是对传统医药学进行改良或开发特色新药[1]。在我国,虽然生物制药技术启用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逐渐重视,我国对生物制药技术的投入正在不断加大,而且通过产业重组,建立了许多大规模的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生物制药技术水平必将腾飞。
1.国内的发展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医药行业启用的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相对较晚,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在蛋白类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等研究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且产业化推向了市场[2]。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现阶段的生物制药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且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与不足:
1.1研发创新力不足
在生物制药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对新药品的研发力度和创新力一直相对较弱,特别是药物研究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反观国外,他们在生物制药研究中非常重视对生物制药的研发力度和经费投入,一般一项药品研究经费投入会占到新药销售额的20%以上,而我国基本达不到这一经费投入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相关部门没有给予监管和引导,致使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一直处在相对偏弱的状态,导致研发力度和创新力相对缺乏。
1.2渠道少、融资不畅
由于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否则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生物制药产业属于医药产业的范畴,如果没有巨大的资本支撑,根本不能推动新药的研制,正如我国部分制药企业,因为缺乏强大的研究经费支持,最后导致企业倒闭。而这巨大的资金需求除了企业自身资本承外,还需要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财政支持,但这仍然不够,还必须通过一定的融资来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由于研究项目的风险和较长的资金回笼周期的问题,很多投资者不敢轻易将资金投入医药研发行业,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制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3产业格局不完整
现阶段,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格局依然不完整。
对于一些国外畅销的产品,大部分生物制药企业会一窝蜂生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引发整个市场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这样导致只有少数几个先上市的企业能获得盈利,其他企业很难获得较大收益,还会有些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甚至濒临破产。
2. 改善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现状的措施
2.1 研发与仿制并举
对于一个制药企业,生产仿制药是其获得资金的最低保障,生产创新药是其做大做强的基石。创新不仅仅是个学术词汇,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源泉。作为一个制药企业,创新应当从需求开始,然后寻找满足此种需求的途径和方法,再通过这种途径和方法来确定技术构思和实施方案,这样就可降低产品研发后存在的风险。因此,我国只有在进行仿制药的同时积极投入新药研发,才能进一步缩短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物制药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2.2 生产工艺优化
从古至今,我国的医疗发展从未间断,这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从而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走进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物制药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我们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生物制药产业生产方式。例如中草药生产模式,利用天然无污染的纯植物药物资源,研究其发酵、酶化等过程,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将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物技术不断优化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有效提取率,扩大其生产规模。
2.3标准化管理
在国际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制定世界秩序的优势,致使其在贸易中占尽了便宜,医药贸易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环境安全的意识还很薄弱,导致得到国际认证的企业还很少,这使得我国医药产品在出口贸易上形成了“技术壁垒”。因此,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模式管理是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必要措施,提高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和引进熟悉国际规则且又具备制药实践经验的人才。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
3.结束语
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在国内庞大消费市场的极大推动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些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而且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逐渐发展的越来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制药行业势必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臧秀兵. 浅谈生物技术在现代医药行业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7):32-32.
[2]李昕. 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J]. 保健文汇, 2017, 000(001):239.
作者简介:何子阳(1986-)男,硕士,讲师,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远程教学,生物医学工程。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纬二路34号大庆广播电视大学,163311,迟玥(1986-),女,硕士,中级,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中康街9号大庆油田总医院,16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