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隽
湖北房县实验小学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常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下面我将结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浅析如下:
一题多解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的方位,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解答同一道数学问题。
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
.png)
“你们的折法相同吗?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异中求同,从而揭示出分数的本质。
.png)
一、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实际练习。
一题多解训练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题,而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口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口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是只要求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用具体解答,让学生动脑动口。
三、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最简便的解法。
在学生求得多种解题方法之后,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比较,可以相互讨论,也允许相互争论,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训练,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要明确。
(2)要注意把握上这种课的时机。
(3)选题要得当,方法要灵活。
一题多变
所谓“一题多变”就是指一个题目反复变换,使学生学会用联想旧知,联想同类,改变事情,改变问题中的条件或问题等等变题方法,从中悟出解题规律、方法。
通过“一题多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避免题海战术,巩固数学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增强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品质。
一、“一题多变”把新题变旧题。
(1)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中,与例题的意义比较相似的题目,寻找新知的最近认知发现区,引导学生以旧导新。
(2)把不常见的事变成本地常有的事情。
(3)把数目大的变成数目小的问题。
如:
.png)
二、“一题多变”触类旁通,悟出解题规律。
(1)变事情。
(2)变数字。
如:
.png)
在进行“一题多变时,还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的放矢,适度进行课堂调控。
(2)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一题多变”不仅只是在新授课时使用,也可以在复习课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总之,“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我们能善于应用,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就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且也能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课业负担,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发挥“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