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方略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1期   作者:张秀召
[导读] 众所周知,生物是把实验当作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
        张秀召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更新乡更新中学  广西  河池  547305
        摘要:众所周知,生物是把实验当作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初中时期的生物教材当中包含很多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初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之外,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对初中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初中时期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具体改进及创新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前言:
        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学当中,实验教学起到重要作用。生物学科把实验当作基础。为此,生物教师需对教材内容加以熟悉,对教材当中包含的实验内容加以充分利用,并且对教材实验加以优化、改进以及创新,借此帮助初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有效提高初中生动手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这是初中阶段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具有的重要任务。为此,对初中时期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具体改进及创新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进行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情况展开实验
        现阶段,北师大版的生物教材主要是北方教育专家编写而成的,其中有不少实验无法符合各地实际,编写人员在教材编写期间并未对地域差异加以充分考虑,致使生物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期间无法找到一些实验材料,进而导致实验难以顺利开展。为此,实验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教材实验当作基础,就地取材,开发一些与教材实验具有相似性,同时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的实验课程。因为生物学原本就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关联,教师开发适合当地情况的一些实验,可以把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对其实验能力加以有效培养,促使其学习效果有效提高。例如,探究环境影响鼠妇生活实验期间,鼠妇是非常常见的一张节肢动物,但在很多地区并不常见,特别是城市当中的初中生很难找到,这样就导致实验很难开展。针对此种情况,生物教师可让初中生用蟑螂替代鼠妇。蟑螂在各个地区都十分常见,而且数量巨大,俗名小强,给人们生活带来较大困扰。为此,生物教师可指导初中生用蟑螂进行实验,这样便于取材,同时可以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通过上述改进方法,初中生不仅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理解,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初中生动手操作这一能力。
二、注重学习模仿,逐渐提升初中生的能力
        生物教材当中包含的实验是由专家教授精心挑选的,对于初中生知识理解以及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如果教师仅是拘泥于教材当中的实验内容,极易限制初中生思维。为此,平时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引导初中生设计和教材实验类似的一些实验,同时展开实验操作。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初中生对教材实验加以巩固,并且有效培养初中生发散思维[1]。例如,开展“生物和环境的互相影响”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设计探究湿度与温度对于霉生长的影响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能够促使初中生对变量控制方法加以初步了解,并且引导初中生对实验展开自主探究。进行实验操作期间,生物教师可引导初中生把教材当作出发点,突破教师限制,从材料选择以及实验方法这些方面进行实验改进。初中生可以运用不同食品进行实验操作,分析为何一些食品非常容易发霉,但是一些食品并不容易霉变,进而培养初中生发散思维。再如,一些初中生根据这个实验设计了韭黄韭菜的培育观察实验,把韭黄分别置于黑暗、阳光、潮湿以及干燥四种环境之下进行观察,得到了环境可以影响生物这个结论。通过上述操作,不仅能够帮助初中生对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加以理解,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其实验操作这一能力[2]。
三、进行改进创新,对生物实验进行自主设计
        实验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给予初中生充足空间,促使其发散自身思维,并且敢于动手操作,促使初中生在操作当中发现并且解决问题,促使初中生对实验具有的魅力加以感受。平时教学期间,假设初中生针对某个实验产生灵感,生物教师需及时鼓励学生,同时为其提供相应帮助,促使初中生可以积极展开探索以及创新。生物教材在知识安排方面的确降低了一定难度,然而极易导致初中生在对鸟卵具有的结构特点加以学习期间存在一些知识忙去。为此,教师需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创新[3]。例如,开展“鸟卵结构观察”实验教学期间,教材要求对鸡卵各个部分结构加以观察,同时对其功能加以推测,但教材并未提到卵壳之上存在气孔这一知识点。教师对气室结构加以讲解知识,多数初中生推断气室主要用于气体交换。此时,一些初中生会提出卵壳十分完整,即便存在气室,其怎样与外界交换气体呢?此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初中生对这个问题展开探究,自主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一些初中生会设计“怎样验证鸟卵表面存在气孔”的实验。第一,将鸡蛋置于水中,适当温度之下,可以看到鸡卵的外表面产生气泡,这样能够证实卵壳并非完全封闭,在卵壳之上存在气孔。第二,用极细注射器向鸡蛋当中注入带有颜色的水,一段时间以后,能够看到卵壳逐渐变红,同时渐渐有颜色溢出来。这样一来,可以证实卵壳之上存在气孔。通过上述实验能够说明,实验教学当中,生物教师可以对实验素材加以创新,解放初中生思想,做到以奇激趣,通过兴趣引发初中生思考,借助思考引发初中生创新,鼓励初中生多做一些尝试以及创新,敢于大胆尝试,促使初中生逐渐养成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验能力,进而让初中生在愉悦、轻松以及积极探索这个氛围当中对一些操作技能以及有关知识进行掌握,促使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结论:
        综上可知,实验乃是初中阶段生物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初中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入理解,有效培养其实践能力。为此,生物教师需对实验教学加以重视,积极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改进以及创新。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进行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情况展开实验,注重学习模仿,逐渐提升初中生的能力,同时进行改进创新,对生物实验进行自主设计,进而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东星.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9(95):143-144.
[2]李健.基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尝试[J].考试周刊,2019(87):155-156.
[3]南永谦.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9(6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